第A4版:科技

龙游农民专家成科技“加油站”

  “现在,我们合作社里有30多个社员也成了种葡萄的行家里手。”近日,在龙游志义红提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合作社负责人郑志义指着大棚里的葡萄说,再过几天这葡萄树就要发芽了,又要忙碌起来了。
  郑志义是龙游县有名的葡萄大王。2011年,郑志义和3名合伙人在团石农场,承包了500亩地开始搭建大棚栽培葡萄。“我种葡萄靠的是技术,对葡萄藤之间的间距、每株葡萄留的叶片数量和葡萄产量等都实行数字化的精细管理。”郑志义告诉笔者,别人种葡萄需三年才投产,他能做到第二年就丰产,并拿回三分之二的投入成本。他种的100多亩葡萄,每亩效益达到2万元左右。“农民要致富离不开科技,然而怎样发挥科技带头人的作用,促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2013年,我们在全县进行了首届农民专家的评选,评出粮油和柑橘种植、畜禽与淡水养殖等五大产业的首批农民专家5名。”龙游县科协主席赖云介绍说,发挥农民专家的示范引领、市场开拓、技术培训和服务作用,从而形成了一个产业一专家、一个产业一协会、一个产业一特色辅导站的服务机制。
  郑志义被评上葡萄种植业的农民专家后,当起了科技推广的“田间老师”。他告诉笔者,现在他每年要举办5次上规模的培训班,给来自全省各地的农函大学员传授一些葡萄的摘心、防病和施肥等技术,培训人数已近千人次。在他的带动下,合作社的社员已发展到300多人,种植面积达1500亩,其注册的“龙之恋”已经成为龙游乃至周边地区葡萄种植产业的主导品牌。“我一年要给农函大学员和龙游桥下小学的学生、周边的养殖户等,上15场养殖技术科普课。”淡水养殖专业的农民专家张双其告诉笔者,为引导农民实现标准化养殖生产,他自行创办了“龙和水产养殖培训基地”、“龙和水产科普中心”,为县内外的水产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去年,仅江山市就有5批水产养殖户和农民来张双其的基地取经。“基地已经声名远播。”他说,除了免费给本省的农民上课,还接待了几批来自江西、湖北和安徽等地的养殖户。迄今,张双其的“西湖醋鱼”原料鱼标准化养殖基地达800亩,还带动150多个龙和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和其他养殖户的5000多亩养殖水面采用了新法养殖,累计促进农民增收4500余万元。
  据赖云介绍,通过农民专家,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民专家成了科技田间“加油站”。胡宗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