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浙江供销

农村电商亟待破解发展难题

  •   在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电子商务领域还有没有更多的增长点?近期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涉农电商的鼓励,再次为行业打开了想象的空间。
      而春节前召开的全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暨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经验交流会则提到,电子商务对农产品流通的影响不断加深,在为城乡居民带来实惠的同时,不仅减少流通环节、缩短流通时间、降低流通成本、提升流通效率,而且倒逼农产品标准、冷链物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从未来发展趋势看,交易终端移动化、全渠道运营、生鲜电商、跨境电商等将成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农村电商不仅是电商领域的一个蓝海,农村电商的发展及其配套仓储、物流等建设,对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吸引剩余劳动力就业等‘三农’问题将产生显著效果,而且推动了农村传统流通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转型。”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
    电商巨头“跑马圈地”
      事实上,从去年底开始,以苏宁、阿里、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巨头已经开始了一场针对农村电商市场的争夺战。
      去年10月底,阿里巴巴正式推出“千县万村”计划,准备在3至5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在此之前,苏宁云商集团宣布投入巨资在全国布局物流网并公布农村电商的战略规划,希望在5年内建设1万家苏宁易购服务站,覆盖全国四分之一的乡镇。
      进入2015年,京东开始加速实行“电商进农村战略”。就在一号文件发布前3天,“京东帮服务店”在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河北省阜平县正式开业,可为当地约21万消费者提供配送、安装、维修、保养、置换及代客下单等全套家电一站式服务解决方案。“它将与即将开业的京东阜平县服务中心一起,为阜平县农村电商的发展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京东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10年里,中国电商主要是在大城市竞争,今年京东最重要的战略是渠道下沉,主要向四至六线城市覆盖,把线下虚拟体验和线上库存整合起来,升级电商服务,发掘农村市场潜力。“我国的电子商务已经进入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一二线城市市场布局比较清晰,竞争格局和运营模式都比较明确。”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林文斌认为,在这种背景下电商要寻找一个增长点,那就是在保证一二三线城市用户需求的前提下,把市场的分量转移到城镇和农村,那里的基础设施和网购的机制还处在建设阶段,是一个潜在增量的市场。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近半,但网民比例不到30%,网络消费的比例不足10%,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规模达1800亿元,到2016年将突破4600亿元,将成为网购市场的新增长点。
      事实上,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吸引的不仅仅是电商巨头。从2014年开始,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对这一领域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隆平高科在定期报告中称,公司积极探索网络销售渠道,未来将致力于打造适应农村信息环境的网络营销平台,建立种子、农资快速流通渠道,实现在线、贴心、高效农技服务支持,实现农资产品的追索功能。2014年4月25日,中国种子协会召集隆平高科等12家企业签署了共同组建种子电子商务平台公司框架协议,积极推进种子网络营销的发展。
      以饲料、动保产品为主业的大北农集团也在积极布局养殖链的互联网生态圈,致力于打造“三网一通”养猪生态圈,其中包括猪管网(养猪企业管理与服务平台)、智农商城(农业电商平台)、农信网(农村互联网金融)、智农通(基于移动端的即时服务系统)。
      除了开发涉农电商平台之外,以涉农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为介入点进入相关领域,也是许多上市公司在对这个领域进行布局时的选择。
    现实瓶颈亟待突破
      不过,无论是在一二线城市中业务已经成熟完善的电商巨头,还是希望借助自身业务的优势进行“加法式互联网化转变”的涉农企业,农村电商的运作,都远非外界看的那样简单。
      对农村电商来说,物流是电商进入农村市场的第一道难题,也是能否站稳农村市场的关键。
      以销售生鲜食品和农产品为主的电子商务平台顺丰优选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涉农电商行业而言,目前的难点是:冷链流通不发达,损腐率高,需要整个供应链条的不间断冷链保鲜。目前很多农产品到消费者手里已经加价四五次,供应链长,导致成本增加;农产品的非标准化特点,导致品质管控难度大;目前生鲜商品品牌化程度低,大部分农产品只有原产地标识,有品牌标识的非常少,消费者只知道产区,却无法分辨商品是不是真正来自这个产区。因此,只有当农产品有了自己的品牌,通过品牌建立起品质标准,才能产生溢价。
      “和城市相比,农村人口比较分散,加上农村的物流网络设施不够完善,几乎所有的快递公司都难以将触角延伸到村级用户。”李国祥认为,人口的过度分散会导致成本增加,而且这种农村物流往往是单向的,返程的空载率也会加大物流成本。物流增加的成本无论分摊到买卖双方谁的身上,都不利于电商在农村的发展。
      李国祥表示,农村与城市无论在经济发展水平还是消费习惯上都有一定的不同,面对农村这个广阔的新市场,电商企业要开拓新的物流渠道,如果将城市物流网络体系的规划放到农村是不科学的。
      有业内专家指出,尽管农村电商的“跑马圈地”运动已如火如荼,但真正下沉到乡还需迈过很多门槛。首先是农村人口不够集中,网络化程度有限,这就意味着在农村推广缺乏有效的渠道;其次,这些用户分布在超过68万个村子里,运营、配套服务、管理等也是个大问题。
      事实上,阿里巴巴的“千县万村”计划,苏宁提出的乡村服务站计划,京东的京东帮服务店,正是这些电商巨头针对上述种种问题所做的有益尝试。
      以京东为例。据悉,2015年京东将开设500家县级服务中心,招募数万名乡村推广员。京东相关负责人表示,乡村推广员以村为单位,初期1到5个村可设一位推广员,主体可以是村里的小卖部、夫妻店等定点人群,也可以是可信赖、有号召力的村民,需要具备电商知识和信息化能力。通过乡村推广员,京东将为农村消费者提供营销、配送、售后等电商服务,以及小额信贷等金融服务。
      “现在企业迫切希望出台支持农村电商发展的各项细则,比如对农村物流发展有哪些税费政策、对于生鲜商品从采购到销售有哪些优惠政策等。”相关电商企业人士表示。 李彬
      春节前夕,义乌发往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跨境电商包裹迅速增长,跨境快递日均出货35万票,同比增长40%。
      目前,义乌市场对跨境电子商务货源采购吸引力日增,在全国外贸网商密度最高的25个城市中,义乌仅列深圳之后,为全国第二。图为工作人员正在义乌跨境电子商务监管中心办理跨境电商业务。
      龚献明 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