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浙江气象

3月冷空气依然频繁

雨水较常年偏多 茶园防冻是重点

  □本报记者 葛勇进
  这几天雨水收敛,我省大部地区阳光露脸,气温也顺势上升,全省大部最高气温在13℃到17℃之间,浙南南部地区17℃到19℃。舒适的温度,和着暖暖的阳光,让人感到春天就在眼前。
  然而,3月天气多变,气温起伏较大。未来一段时间,阴雨天气依旧是常客,冷空气和降水仍然频繁。省气候中心预报,4日受冷空气影响,我省自北而南又将转雨,日平均气温过程降温幅度可达6℃到8℃,沿海海面有7到9级偏北大风,部分地区将出现低温雨雪天气,其中4日-5日浙中北地区有雨夹雪或雪,山区有雪。5日随着暖湿气流的进一步增强,全省又有一次较明显的降水过程。6日全省大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
2月下旬雨水破历史同期纪录
  2月20日以来,我省出现大范围连续阴雨天气,给春运带来了不少麻烦。据统计,2月下旬(初二至初十)我省平均雨量达100.9毫米,破历史同期最多记录。
  据省气候中心预测,3月份降水量浙东部地区接近常年,其他地区接近常年略偏多。预计平均气温浙西南地区接近常年或略偏高,其他地区接近常年;冷空气过程有3次,分别出现在3-5日、16-17日和下旬中后期,强度中等。
  气象部门提醒,由于近期降雨较多,局地降雨强,部分地区土壤水分饱和,山区需加强防范山体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目前仍处于春运返程高峰期,需注意防范强降水造成的道路路面湿滑、能见度降低等对交通的不利影响。
茶园防冻是重点
  长时间阴雨寡照对农作物生长不利。农气专家提醒农民,需抓住降水间歇,及时清沟理渠,降湿除渍,减轻不利影响。
  据调查,前期我省大部分地区出现持续阴雨天气,不利于春花作物的生长,所幸还没有出现湿渍害;但对设施大棚瓜果、蔬菜和花卉等开花、结果和生长不利,连续阴雨使得大棚内湿度较大,易滋生病害。目前我省大小麦处于越冬生长期,油菜处于初花期,春茶已有零星开采,预计3月自南而北陆续进入采摘期。
  3月6日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惊蛰一到,春雷涌动,万物苏醒。各地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当地常年播期,做好春播育秧准备和春播服务工作。要抓“冷尾暖头”抢晴播种,在冷空气来临时浸种催芽,播后加强田间管理;在冷空气来临前,及时盖好薄膜或灌水。
  受连续阴雨影响,目前我省土壤湿度较大。因此,要加强春花作物田间管理,雨后及时排除积水,降低田间土壤湿度,防止湿渍害的发生,促进作物根系稳健生长;趁天气好转时机,要及时对油菜、大小麦进行锄草施肥,促进春发稳长。3月份气温回升,农作物生长加快,要注意防范冷空气引起的降温、大风等对作物的影响,尤其要注意防范霜冻,尽量避免损失。
  今年气温偏高,浙南等地的新茶已开始萌芽,再过几天首批新茶即可采摘,但3月上旬仍有冷空气影响,高山地区易出现低温霜冻,将会对已萌发茶芽带来威胁。农气专家建议茶农,要注意收听最新天气预报,做好春季茶园管理,及时采摘早茶,一旦出现冰冻和霜冻天气,及早采取保暖措施,防止茶芽受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