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服务送田头 增收有奔头

  □本报记者 姚力丹 蔡希师
  “听说村里来了好多农业专家,我也去看看。”3月13日,春日暖阳和煦喜人。一大早,江山市峡口镇村民毛根土就赶到镇中心广场,参加正在那里举行的全省春耕备耕助农增收服务月活动启动仪式。“省里、市里的专家都来了,我有不少生产上的问题准备咨询,机会难得啊!”毛根土说。
  启动仪式上,省农业厅厅长史济锡和粮食、蔬菜、畜牧、农机等领域的专家,现场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农资、送信息和送服务活动,提供农业政策、科技、法律咨询,展示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和放心农资。
问政策、找品种、学技术——咨询服务面对面
  早上8点半,峡口镇政府会议室已坐满了前来参加蔬菜生产新技术培训班的农民,大家听课时非常认真,不时拿笔在本子上做记录。峡口镇夕实农场农场主孔祎告诉记者,半个月前,他就听说镇里会有省里的专家来开办蔬菜培训班,便早早报了名,希望能学一些新的适用技术。孔祎的农场有150多亩耕地,全部采用水稻-辣椒-食用菌轮作的模式,还采用了温室大棚和微滴灌等新技术,每年有30万元左右的利润。对学习新技术有浓厚兴趣的孔祎,参加培训班后非常开心。原来,培训班上,省农业厅专家详细讲解的利用石灰氮克服连作障碍的技术措施,非常适合他的农场。
  蔬菜培训班开展得非常顺利,旁边的粮食种植培训班也人气很旺。上余镇的徐继昂是该镇有名的种粮大户,他家的400多亩耕地一年种植两季水稻。徐继昂告诉记者,他非常愿意参加技术培训班,因为技术培训能解决很多专业问题。去年,他参加了江山市举办的3次粮食技术培训班,每次培训都给他提供了很大帮助。在专家的建议下,今年他准备在冬季种植100亩油菜,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作为老农人,徐继昂对粮食生产的前景充满信心。
  除了在培训班上“取经”,启动仪式上设立的现场咨询和展示活动区也围满了人。“今年种粮有多少补贴?”“哪些早稻新品种产量高?”“大棚蔬菜出现叶子腐烂怎么办?”……在咨询培训区和展示活动区里,农民们把一个又一个问题抛给专家,在得到满意的答复后才离去;在放心农资展示区,听了专家讲解真假农资鉴别方法后,农民们恍然大悟,不少人还对高效复合肥产生了兴趣;在新农机展示区,20多种翻耕、植保、收割机械一字排开,不少农民上前咨询,很多人还跃跃欲试准备“试驾”。
访农户、听呼声、找对策——厅长农民零距离
“现在农机维修成本高,希望政府能够在购机补贴和维修上给予更多帮助,这样就能使我更好地开展机械化种粮。”在春耕生产与科技服务座谈会上,江山市瑞丰家庭农场场主缪昌盛快人快语,说出了自己的期盼。缪昌盛告诉记者,他是2012年办起家庭农场的,今年准备种植早稻1100亩,现在第一批种子已在催芽。“农机维护和维修成本比较高,每年我要花20万元,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啊!”缪昌盛说,合作社还缺少懂农机维修技术的人,这也是他的一块心病。
(上接第1版)
  “请放心,‘机器换人’是农业现代化必走之路,我们一定会进一步加强协调和服务,让你们的农机可以得到及时更新和维修。”了解到缪昌盛的困难后,省农业厅厅长史济锡当场表态。省农机局副局长舒伟军也表示,省农机部门将加强对合作社农机维修人员的培训,今年4月就将举办一个大型培训班,为合作社培训更多农机维修的人才。
  江山市繁绿家庭农场场主伍玺晓最担心的是雇不到工人,“农场有200亩芦笋,现在正是旺产期,要雇35个工人才能忙过来,可现在只有20个人,还是平均年龄50岁以上的大伯大妈。”伍玺晓在座谈会上说得最多的就是雇工难。“希望政府可以出台政策鼓励年轻人来农村从事农业,这样,农业发展才能后继有人。”
  “我们农业部门会继续下功夫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省农业厅副厅长陈利江表示,目前,我省已经开展了新型农业主体培育、农村劳动力“阳光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一系列工作,为我省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座谈会上,江山市的粮食、果蔬、茶叶、食用菌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纷纷表达了自己发展现代农业的打算和期盼,而厅长、专家们的积极回应也让他们充满信心。
到一线、强指导、送农资——春耕服务很给力
  据了解,今年,省委、省政府要求力争实现粮食播种面积1950万亩、总产800万吨,可谓任务艰巨。不久前,省农业厅、省粮食局、省财政厅联合出台了粮食产销扶持政策,提出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引导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为促进全年粮食生产打下基础。
  在启动仪式上,史济锡强调,开展春耕备耕服务,就是要落实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为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保障粮食安全开好头、起好步。各级农业部门要自觉把抓好春耕生产作为当前农业工作的中心任务,把落实粮食生产任务、服务春耕生产作为服务月活动的重中之重,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服务意识,优化调整粮食水旱结构,积极推广应用“千斤粮万元钱”模式,切实加大对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努力实现稳粮又增效。全省农业系统广大干部、首席专家、农技人员要深入农业“两区”、深入生产一线,采取现场咨询、实地指导、走访调研等方式,及时了解农业生产一线的技术需求和难点,扎实开展政策宣传、技术咨询、科技培训、农资检查、普法宣传等服务活动。
  在启动仪式上,省、市、县三级农业部门还向当地种养大户赠送了价值35万多元的水稻蔬菜种子、肥料、饲料、拖拉机、催芽器等春耕备耕农用物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