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浙江种植业

高山蔬菜真当吃香

临安蔬菜基地正月迎来投资客

  还处在“春节模式”下的临安市蔬菜大户方锡高,今年年初十就迎来了外地客商。“冬天休耕的,本来在家歇着,听农业局领导说有大客户要来看基地,才到山上来等着。”方锡高是临安市清凉峰镇浪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的特色产品就是高山蔬菜,主要在夏淡季节供应杭州蔬菜市场。
大型国企踩点高山蔬菜基地
  低温阴雨天气,平平常常的雨,在高山和平原上的表现截然不同。在浪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里,放眼望出去都是白茫茫一片。这不是雪,而是冻雨为树梢枝头披挂上的层层“冰衣”。来客一下车,见这景致,就问海拔多少。“这里700米,基地还在上面,最高处上千米。”方锡高回答。“哎呀,美景美景。”从嘉兴来的方经理一行,纷纷边走边拍照,看完基地,满意地说:我们就是想找这样的基地。
  方经理是嘉兴一家大型国企下属公司的负责人,打算投资农业。他说,他们在当地征用6000亩土地,种植了4800亩蔬菜,其中有3000亩是设施农业。但是在平原地区的大棚里种出的菜,卖相虽好,口感却不怎么样。“我们前年开始试种番茄,虽然看起来红红的,像个番茄样,但是吃起来没有甜味。”方经理说,他们要打造品牌农产品,发展订单农业,走有机路线,所以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比较高。
  另一方面,因为做的是有机农业,不搞反季节种植,打算让蔬菜按节气自然生长,所以在六、七、八月的高温天气里,他们自有基地的蔬菜就断货了,需要从外面引进。
  品质和时间的双重要求,让他们瞄上了临安的高山蔬菜。“我们到处打听,要找海拔500米以上的优质基地。是省农业厅介绍我们来临安,说这里的高山蔬菜基础设施最全面,交通又便利。”
填补夏淡空白 高山蔬菜吃香
  方锡高的爱人陈渭红一直负责销售,多年经营下来,已经在杭州农产品批发市场站稳了脚跟。“每年我们的菜快上市了,市场的老客户就会打电话问‘快来了吧,先跟你预订’。”她还说,是不是高山蔬菜,从事批发的人一望即知,“比如玉米,高山上长出来的经络分明。”不过普通消费者的识别能力没有这么强。陈渭红的菜从来不愁卖。
  “本来我们冬天也可以种萝卜、青菜,但是种出来卖不掉,因为市场上多得是。”高山蔬菜品质虽好,但目前受欢迎的原因,主要还是填补了夏季这个空档。因为夏淡蔬菜行情好,合作社的发展方向也转为7到10月的蔬菜供应。
高山蔬菜优势突出效益明显
“生态立农是我们的发展方向,如果合作成功,临安就有了搞有机农业的现成样本,可起到示范推广的效应。”临安市农技中心农作站站长王高林如是说。该市共有近1.8万亩高山蔬菜,而且只要有市场,在种植面积上还有拓展空间。
  据介绍,2014年临安市蔬菜播种面积15.59万亩,产值5.1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和3%。其中,山地蔬菜(包括高山蔬菜)3.49万亩,产值2.53亿元,分别比2013年增长15.9%和9.5%。可见,相比平原蔬菜,山地蔬菜的发展势头更好。“海拔200至500米之间的,我们称为山地蔬菜。500米以上的,叫高山蔬菜。”王高林说,临安的区域位置得天独厚,早上摘的高山蔬菜最快晚上就可以出现在上海人的餐桌上,所以成为长三角一带知名的高山蔬菜供应基地。“以前是大家自找渠道,各管各的销售。如果能和大型销售企业合作,不但渠道畅通了,还可以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
孙梦蕾 金凯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