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层小楼、农家小院,刚封箱打包完的快递纸盒堆积如小山。这是网店店主许益琳位于临安市龙岗镇新溪新村的家,也是她那家卖临安山核桃等坚果特产的网店接单、发货的地方。从“双十一”“双十二”的网购高峰,到置办年货的销售旺季,许益琳就没闲过。
十多年前的一场车祸,让原本当导游的许益琳只能与轮椅为伴。闷在家里的她,试着通过网络卖本地特产山核桃,自己创业、自己运营、自己当客服,父母和周围乡邻帮着一起包装发货。几年下来,网上店铺越做越大,她的网店去年网销额达140多万元。
在临安,像许益琳这样的网上创业者还有许多。大山里的昌化镇白牛村,去年率先把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建到了村里。走进这个服务中心,醒目处贴着一幅“白牛村电商分布图”,图上是密密麻麻的橘黄色图标,每一个图标都代表一家网店。村里现在有56户网店经营户,占农户数的十分之一,去年农产品网销额2个多亿。
“每10颗临安山核桃里,有5颗半是从网上卖出去的。”临安市商务局副局长蒋波说,最新统计显示,临安已有农产品电商网店1100余家,农产品电商规模企业38家。当地山核桃干籽的收购价格,也因为电商市场的红火而水涨船高。去年9月中旬新货山核桃的收购价每斤约25元,到“双十一”时,收购价格涨到每斤32元左右,价格同比提高25%左右。这一来,至少让当地农户增收1亿元。
故事二:一个“90后”女孩,靠卖“土货”年进账800万元
清晨穿梭在养殖基地,观察生态鳖和土鸡的生长情况;上午一遍遍检查宰杀、包装情况;下午回到电子商务中心,查看订单、确认产品……这就是“90后”女孩吴丽敏每天的生活。你很难想象这个小姑娘是一家年销售额800万元的企业负责人。
吴丽敏说:“我一直梦想能让这些‘藏在深闺’的特色农产品走出去。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养生、追求原生态,这些‘土’的东西反而备受青睐,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商机。”
不久,长兴兴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了,吴丽敏开始通过网络销售生态鳖、土鸡等当地特色农产品,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如今,依托长兴兴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旗下的4家网店,吴丽敏在销售自家产品的同时,还帮助本地其他农户进行网上销售。
故事三:一个学艺术的小伙子,当起乡村创业联盟“盟主”
当多数人对电商还是一头雾水时,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的一群年轻人悄然行动起来了。“去年,乡村成立了青年创业联盟,他们中的很多成员均是‘茶二代’。他们勇于接受新事物,也很有自己的想法。”村干部说。“我是2008年大学毕业的,学的是艺术专业。”笔者找到了创业联盟的主要负责人贾伟,“没想到,这让我在茶叶电商这条路上有了优势。”
2008年底,贾伟和一名来自海宁的同学在淘宝上共同做起了“一老朋友”这个品牌,和大多数电商一样,前期是砸钱的状态。“到2010年底,我们的生意才有了起色,达到收支平衡。”贾伟回忆道,“后来我在网店的美工上下了一番功夫,产品的包装、定位等方面尽量凸现艺术气息。”
除此之外,产品的软包装好,有辨识度,添了文化内涵,就好像一个人被赋予别样的气质,这样才会引起大家的注意。靠着这点,去年贾伟光在线上就卖出2500多公斤干茶,销售额超过300万元。
有了这样的先例,小山村越来越多的茶农触网。大山坞茶场、仙子白茶、千道湾茶叶、月眉白茶、雅思白茶等均是这场白茶电商换市行动中的佼佼者。目前,全村正在电商试水的茶企有60余家,其中初具规模的有10家左右。 江南 许旭 俞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