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耕备耕工作已经启动,农资市场迎来了销售旺季。据初步了解,今年春耕期间,我省农资市场的基本特点是:化肥、农药用量稳中趋降;农膜用量有所增加,但受气候影响,使用时间有所推迟,价格稳中略涨。
肥药双控成效显现
根据我省肥药双控和农业“两区”建设的要求,各地农业和供销部门大力开展肥药使用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工作,有望使今年农业肥药施用结构更加优化。
预计我省今年全年化肥需求260万吨(实物量,下同),同比下降约5%。其中,尿素65万吨、碳铵58万吨、磷肥40万吨、钾肥5万吨、复合肥92万吨;春耕期间化肥需求118万吨,其中尿素28万吨、碳铵25万吨、磷肥16万吨、钾肥2万吨、复合肥47万吨。此外,春耕作物对口用农药需求约为2.6万吨,同比下降约5%左右;大棚膜、农地膜需求2.2万吨,同比上升10%。
货源充裕结构优化
受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和化肥等农资商品价格处于低谷的影响,目前基层农资经销商信心普遍不足,春耕农资备货有所减少。为此,浙江农资集团切实肩负起行业龙头企业的责任,认真落实化肥淡季储备和农药应急储备制度,主动增加库存,防备市场突发情况发生。
据统计,2月底全省供销社系统化肥库存为98.6万吨,加上3-5月份省内工厂生产量和省外可调入货源,预计春耕期间全省可供化肥资源总量125万吨,可基本满足省内需求。估计全省农药社会库存总量4万吨,可供春花作物对口用药2500吨,可防治面积3000万亩左右;农膜现有库存0.6万吨,加上省内工厂生产和省外采购,春耕对口可供农药2.3万吨,同时,浙江农资集团所属杭州新光塑料厂拟增加农膜生产量,确保满足市场需要。
农资价格持续稳定
春节过后,省内化肥市场价格基本保持稳定。根据浙江农资集团在省内的16个基层联系点监测数据显示,2月底主流品牌尿素平均零售价为每吨1928元,环比上涨27元,同比下跌16元;国产45%(硫)复合肥平均零售价3083元,环比上涨13元,同比下跌38元;进口45%复合肥(硫)平均零售价为每吨4764元,环比持平,同比下跌109元。
虽然近期化肥价格稍有变化,但业内普遍预计其行情将保持相对稳定。一方面,因铁路运价上调、能源价格反弹和出口关税政策的放宽,近期化肥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下跌;另一方面,全国化肥产能严重过剩的现状决定了价格不可能有太多上涨空间,供销社农资部门也将通过淡储旺供,积极稳定市场价格。浙江农资集团对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所需的化肥、农药、农膜,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以批发价格为基准,保本微利、优惠供应。
对春耕生产的一些建议
首先,及时关注气候变化。近期雨水较多,农民朋友要及时做好清沟、加深围沟、降低地下水位和田间湿度等工作,防止渍害发生,保证植株正常生长。水稻种植户要做好早稻播种前的准备工作,充分利用早春的光热资源,抓冷尾暖头抢晴播种。遇晴热天气,及时揭膜通风,提高秧苗成活率,避免烂种烂秧;遇冷空气影响,及时盖好薄膜或灌水保暖。
其次,科学施肥用药。今年开春早,相对气温较高,田间湿度仍然偏大,越冬栽培蔬菜温湿度条件适宜一些病虫害发生流行,具体应根据测报部门的意见及时防治病虫草害。施肥用药时应根据农技部门建议调整使用时间和浓度,控制用量,提高效率,防止产生肥、药害。
第三,慎重购买农资。农民朋友在购买农资商品时,要到正规的农资经营店购买,一旦遇到质量问题,要保存样品和购买凭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在农业生产或施肥用药中遇到疑难问题,可向当地农技部门求助或通过浙江农资集团中农在线网站、96318、8008-571776、4006-571776咨询。
陈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