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小平 蔡希师实习生 陈琼琪
苍南县是浙江南大门,粮食生产尤其是早稻生产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2014年,苍南县时隔10年再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殊荣。眼下正是早稻播种时节,今年苍南县的粮食生产情况如何,记者就此专访了苍南县县长黄荣定。
黄荣定告诉记者,改革开放后,苍南粮食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人们能够吃饱饭了,但改革开放前曾经挨饿的记忆,让苍南人民种好粮食的观念根深蒂固,从政府到农民,都对发展粮食生产有种近乎天生的坚持。苍南县人多地少,是粮食主销县,全县目前常住人口达132万,按人均一天0.5公斤口粮计,全县一天的粮食消耗量就要66万公斤,丰年尚可,一旦歉收,就会出问题。所以,县委、县政府一直把粮食生产作为最重要的民生,给予高度重视,把保障粮食安全、做好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全县“三农”工作的首要大事来抓。
据黄荣定介绍,苍南县近年来粮食生产取得了较好成效,主要经验就是连续打出稳粮增产的“组合拳”,积极引导农民多种粮,种好粮。具体措施主要体现在“四个注重”:一是注重政策激励。去年县级财政扶持粮食生产资金达到750万元,今年将超过800万元,这对县级财政并不丰厚的苍南县来说,殊为不易。二是注重综合服务,形成促进粮食生产的合力。在今年的春耕备耕生产中,县农业、粮食、发改、供销、金融等部门纷纷成立春耕备耕服务队,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为种粮农民提供服务。三是注重科技支撑,全面推广良种良法。目前,全县水稻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等增产增效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同时,不断健全县、乡镇、村三级农技推广体系,大力培育“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四是注重基础建设,做好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目前,全县已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82个。县里还大力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深入推进粮食生产“机器换人”,全县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72.95%。
黄荣定说,今年,苍南县将按照中央、省、温州市关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有关要求,结合市里下达的指导性目标,自我加压,确定了力争完成粮食播种面积44万亩、总产量17万吨的目标任务。为实现这个目标,年初县里就召集全县种粮大户进行座谈,了解所需所求。目前,县里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均已明确。除继续加大补贴力度外,今年的扶持政策有两项创新:一是对全县44万亩水稻实施保险全覆盖,保费由县里整合各方资金承担,农民不用花一分钱,就能保障一定的收益;二是对全县的抛荒耕地进行排查,逐步恢复耕种,以稳定粮食播种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