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姚力丹
本报讯 今年,我省粮食播种面积要稳定在19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冲刺160亿斤,比上年新增50万吨总产,新增30万亩旱粮,可谓任务艰巨,如何保障这一目标顺利完成?4月10日,我省召开全省粮食扩面增产工作座谈会,分解落实粮食增产生产任务。会议指出,各地要做足做好早稻扩面、晚稻保稳,深挖早稻改双季稻和创新农作制度发展早稻的潜力,确保扩种30万亩旱粮,制止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千方百计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会议指出,当前,各地要切实抓好任务分解落实,分季节、分作物落实面积总产、扩面增产任务,督促各县将生产任务抓紧落实到乡镇村、到种粮大户,狠抓指导服务,广泛开展稳粮增效、助农增收、政策宣传等各项服务活动;要抓紧出台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要充分做好政策宣传落实,对既定的政策资金,要尽早、及时、足额发放到户,尽早发挥政策的导向效应,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田向种粮大户集中集聚,大力扶持做优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组织,切实落实粮食生产配套设施用地;要抓好良种良法良制推广,促进稳粮增产增效,大力推广水稻叠盘出苗供育秧模式和水稻“两壮两高”栽培等新技术,充分发挥良种良法配套融合的综合增产潜力,广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组织开展常规稻百亩方亩产750公斤攻关活动和旱粮高产创建活动,大力推广积极推进粮经结合、水旱轮作等农作制度和稻田立体种养模式,全省推广粮食生产新型农作制度要达到250万亩以上。
会议同时指出,今年,我省在确保完成新建1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任务的同时,要继续提升完善已建功能区的基础设施和地力肥力,在功能区开展水稻产业提升和千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通过强化支持引导,优化服务,加快推进粮田向种粮大户流转,确保粮食生产功能区种植一季以上水稻,确保粮地粮用,努力制止“非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