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金华汤溪的粮丰植保专业合作社水稻直播田里出现了几位省里来的专家。“这个水稻田里基肥施得太多了,基肥过多不但不利于促进水稻生长,甚至还会抑制它的生长。”省农资商品应用技术顾问团团长章强华蹲在田头仔细观察了水稻田里的施肥情况后,对合作社理事长戴建华说:“需要调整下用肥结构,早稻刚刚出苗,基肥用量可以减少,后期适当增加追肥,保证生长期的营养。但是分蘖肥不宜太多,避免无效分蘖过多。”
这是浙江农资集团和浙报联合开展的春耕惠农活动的一个场景,主题是“肥药减量 生态防控助力高效农业”。省农资商品应用技术顾问团专家应邀前来向农民传授生态防控及肥药减量技术。
农民戴天德在交流中说:“越冬时,我每亩田撒了5公斤紫云英种子,春天翻耕做早稻肥料,可以减少基肥用量。”省农业厅土肥领域首席专家陈一定对老戴的做法表示认可,她同时指出,一亩田用5公斤紫云英种子过多,4公斤足够了,如果是跟油菜套种,紫云英种子可控制在2公斤以下。“紫云英具有固氮作用,能为作物提供养分,但是数量过多会适得其反,影响作物生长。”
走过田埂,大家发现田埂上堆着一些草。戴天德介绍说:“这是苏丹草,螟虫特别喜欢,过些天把它们种在田埂上,大螟、二化螟都会到草上产卵,可以减少对水稻的危害,也方便集中杀灭。”沿着田埂一路过去,发现路两边长满了野花野草,在水稻田中间偶尔还会出现一块茭白田。金华市植保站副站长盛仙俏补充道:“除了种植苏丹草、香根草等作物吸引害虫,我们还会在田埂上保留多种植物,在水稻田块间穿插种植菊花、芝麻等作物,这是为了吸引水稻害虫的天敌前来繁殖,比如蜜蜂、寄生蜂等,同时放养青蛙,天敌多了,生态平衡了,害虫自然也就少了。像茭白这类作物,可以说是一个培养天敌的‘银行’,不但能吸引天敌,也能吸引稻飞虱之类的小虫,减少水稻田虫害。”
戴天德做过统计,在进行多重措施的生态防控后,水稻虫害明显减少,每季水稻从喷药6—7次减少为3—4次,甚至更少,大大减少了农药用量。顾问团专家程家安教授解释说,以往的观念是有虫就用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它们的天敌,破坏了生态平衡,久而久之造成一个恶性循环,农药越用越多;而生态防控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大有裨益,利用自然规律去消灭害虫,天敌数量不断上升,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从而不断减少农药用量。
金华市粮丰植保专业合作社今年流转了1500多亩农田,目前,浙江农资集团已在该合作社专门建立了农资综合服务站。在此次活动中,浙江农资集团还向该合作社捐赠了一车农资,包括高效低毒的农药及高端水稻肥等。
金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