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陕西省给第二批182人颁发了“新型高级职业农民”认证资格证书,这是该省对“农民”这个职业认定的最高“职称”。自去年开始培育认证新型职业农民以来,在该省1000多万农民中,仅266人获得“高级职业农民”称号。
据了解,这182名高级职业农民平均年龄只有38.6岁,其中55%的人年龄在40岁以下,最大年龄55岁,年龄最小的是一位从事生猪养殖的22岁小伙。30岁及以下的“年轻农民”有42人,占总数的两成多。
别以为职业农民就是千百年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换了个称呼,这群人中绝大多数都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大学、延安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大专或本科毕业,最高学历是一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根据陕西省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办法,职业农民的培训,除了要坐在课堂里接受家庭农场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等课程的理论学习,还要接受专家教授授课,在一定时间内学够足够学时,并修够一定学分,才能获得相应级别综合素质培训结业证书(相当于同类农科中专、农科大专、农科本科学历)。
想成为“高级职业农民”,要连续4年参加系统培训,需持有中级职业农民资格证书1年以上。且对于从事同一种农业生产的人,高级职业农民及他所带领的合作社或企业,单位面积产量或效益要比周边农户增幅10%以上。
(摘自《华商报》 郝蕾/文2015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