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品牌

“互联网+”,开启望海茶的品牌新路

  •   □本报记者 葛勇进 通讯员 陈炜
      低缓悠远的古筝曲响起,一片片细嫩挺秀的茶叶在瓷白的茶碗中缓缓舒展,伴随着袅袅的汤气,一股醉人的清香扑鼻而来;啜一口,滋味鲜爽回甘,沁人心脾,令人神清气爽、飘然欲仙。
      清明节前的一个午后,阳光清新而亮丽。产自宁海高山的首批望海茶,带着早春的气息,迫不及待地来到杭州西子湖畔。“望海茶”春季品茶会上,茶叶界的专家、电商们齐聚一堂,品新茶,话茶事,共议望海茶“触网”发展大计。
      宁波望海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启真说:“在互联网的新经济形态下,‘望海茶’需要站上‘互联网+’的风口,与电商深度融合,创造新的经济力,让千年茶韵香飘四海。”
    承载厚重历史文化
      宁海产茶历史悠久,宋朝大学士、当时著名的茶叶鉴定专家蔡襄就特别推崇这种产自高海拔的茶叶,并在其著写的《茶录》中有记载。好山好水出好茶,宋朝时宁海的“茶山茶”即为朝廷贡品,更博得“佛天雨露、帝苑仙浆”之美誉。而如今,宁海茶以地域标签为名字,取名望海茶,符合其生长特征和个性气质。
      走进宁海县深圳镇马岙望海岗,仿佛走进了世外桃源:群山苍翠,峰峦叠嶂,山土松软肥沃,云雾雨露终年不绝。相传天气晴好之日,从望海岗远眺东海,隐约可见樯桅竞发,白帆点点。望海岗山名由此而得。
      望海岗是望海茶的原产地,受云雾之滋润,集天地之精华,望海茶外形细嫩挺秀,色泽翠绿显毫。尤以其干茶色泽翠绿,汤色清绿,叶底嫩绿在众多名茶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高山云雾茶之独特风格。
      与茶叶结缘几十年的浙江省农业厅茶叶领域首席专家毛祖法,在品茗望海茶时也不禁连连赞赏,“望海茶清香甘醇,汤色好,回味无穷,原因在于它生长在海边山坡上,常年受海上雾气笼罩,犹如长在高山云雾中,加上海边日照充分,因此所产之茶有一种特别的口感。”
    从“名品”走向“名牌”
      望海茶的崛起,始于上世纪80年代。
      为了继承宁海名茶悠久的历史和优秀品质,宁海县农林部门开始了历史名茶的恢复性开发。在天台山余脉国家级森林公园南溪温泉之巅的千米高山望海岗,利用此地终年云雾缭绕,空气温和湿润,土壤肥沃,生态环境特别适合茶树生长的自然环境,取其登高极目可与东海相望之意,创制了望海茶。
      望海茶在秉承宁海千年名茶之余韵的基础上,经过重新研发,形成了外形细嫩挺秀,色泽翠绿显毫,香高持久,滋味鲜爽,饮后有甜香回味,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成朵,具有鲜明的沿海高山云雾茶之独特风格,使其在众多名茶中独树一帜,历史名茶得以重放光彩。
      为了打响望海茶的品牌,1999年,宁海县开始实施名茶品牌战略,制定了《望海茶管理办法》和《望海茶系列标准》,建立了一批高标准的望海茶生产基地,从苗木、栽培、加工到商品都制订了系列标准,并由宁波市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成为宁海县首个农产品市级地方标准。标准订立后,该县农林局又结合国内外茶业发展趋势,多次对它进行了修订,通过标准和颁布实施,规范了了望海茶的生产过程,统一了生产基地的质量水准,为茶叶品质管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茶树良种更是保证品牌竞争力的源泉,而质量竞争往往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的。为此,宁海县有关部门出台“两优一保”政策,即良种优化、茶厂优化、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政策,投巨资建成宁波市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也是全国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目前,宁海县茶种优化率达65%以上,通过QS论证的茶厂32家,共计改造茶场50余家,通过新发展和品种改良,建立2.6万亩无性系良种核心基地,建成万亩有机茶基地,夯实了茶产业的生产基础。
      质量是品牌的基础。为确保望海茶质量,宁海对望海茶实行“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管理”的严格质量体系。该县还投资建成望海茶包装中心,这是全县茶叶技术交流和信息交流的平台,它对生产基地的名茶进行统一验收定级,将望海茶纳入包装中心管理,市场上销售的望海茶都是统一验收包装后再投放市场的。包装中心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望海茶质量的提高,也从源头上杜绝了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现象的发生。
      经历了创制名茶、品牌发展、产业化等三个阶段,望海茶的品牌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其内在的品质也经过市场的检验,深受消费者青睐,在众多的名茶中独树一帜。1984年望海茶取得浙江名茶证书,成为宁波市最早的省级名茶;之后,各项荣誉接踵而至,望海茶先后多次获“中绿杯”金奖、“中茶杯”金奖、中国农博会金奖等,被评为浙江名牌产品、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区域名牌农产品,2004年更是跻身浙江省十大名茶行列,成为宁波地区唯一一个省级十大名茶,确立了宁波名茶第一品牌的地位。
      在望海茶品牌的带动下,宁海茶叶生产规模迅速扩大。2014年,全县茶园面积达5万余亩,其中无公害、有机茶叶基地超过2.2万亩,茶叶总产量突破5000吨,产值超2亿元,其中名优茶占80%以上。
    站上“互联网+”的风口
      品牌已经建立,茶产业化也快速发展,宁海人把目光看得更高更广了,那就是在新的经济形态下,加速站上“互联网+”的风口,让望海茶这一具有千年茶韵的品牌茶叶香飘更远更广。“以前,望海茶就像一个名门闺秀,由于产量不高,市场供不应求,销售范围基本以宁波当地为主。而如今,望海茶产业已‘化蛹成蝶’,做好了走出家门、飞向世界的准备。”宁波望海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启真说:“下一步,就是要让望海茶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创造出更大经济效益。”
      其实,近几年电商的烽火在茶叶市场越燃越旺,除了传统店铺销售渠道外,越来越多的茶商开始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来销售茶叶。据杭州一家茶叶公司的电子商务部负责人介绍,杭州很多电子商务平台都已经展开了茶叶的预定,而且预售情况非常火爆。早几年线下实体店是茶叶销售的主力战场,但是到了近一两年,线上线下销售量开始持平。
      望海茶人也早就瞄准了互联网的巨大商机。在今年新茶开采前,望海茶公司就和植根于互联网平台的杭州美尚科技公司签约,进军电子商务平台,通过时下最流行的“微信+门店”的O2O方式,快速拓展望海茶电商市场,接轨全球。
      新媒体的发展也成为茶叶消费一个新的重要途径。调查结果显示,新媒体对18至30岁群体的茶叶认知影响更大。内质优秀又具有厚重文化的望海茶非常适合那些互联网时代下的消费阶层。潘启真介绍,为迎合新兴茶叶消费一族,今年望海茶重新设计了包装,除注重生态品质外,更加突出文化内涵,以迎合年轻消费群体的喜好和需求。目前,望海茶已在淘宝、天猫等主流电子商务网站开设了旗舰店,进驻网上宁波阿拉商城,在相关茶叶消费网站上也设立望海茶馆。
      潘启真说:“望海茶站上‘互联网+’风口后,不仅能让消费买到真正原产地的望海茶,而且将会让更多更广泛的年轻消费者了解、传播望海茶的茶文化、茶品牌和茶生态。年轻一代消费者会更加喜爱望海茶,从而进一步推动望海茶茶产业升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