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法制

爷爷奶奶,你们就是我的“爸爸妈妈”了

小女孩的兴奋却让一旁的大人唏嘘不已

  •   在拿到判决书的那刻,小女孩开心得合不拢嘴:“爷爷奶奶,你们就是我的‘爸爸妈妈’了。”爷爷奶奶听到孩子的话,心里却如同打翻了五味瓶。
      日前,诸暨市法院审结了一起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案件,爷爷奶奶提出申请撤销孩子母亲作为第一监护人的监护资格,并要求担任监护人。
    女儿1岁,父亲被判无期
      小女孩叫小五,今年10岁,懂事听话,惹人怜爱。
      小五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两人结婚后的第五年才有了她。然而,她不像其他城市里的孩子,父母并没有把很多精力放在小五身上,而是把女儿交给了家里的老人。在小五童年的记忆中,爷爷奶奶是她最亲近的人,日子尽管过得清苦,倒也是其乐融融。
      2006年的一天,公安民警将小五的父亲从家里带走,自那以后,小五就再也没见过父亲,而此时的小五才1岁。直到小五长大一点后,奶奶才告诉她,爸爸和邻居吵架时,拿刀捅死了对方,被法院判了无期徒刑。
    母亲改嫁,新家庭无法接纳她
      2013年,再也无法承受一个人生活的母亲到诸暨市法院起诉离婚。法院把小五判给了母亲。可谁知,离婚后不久,母亲就改嫁了。小五不得不跟着母亲到新的家庭生活。
      新的爷爷,新的奶奶,新的父亲,母亲的新家并不像小五想象中那么接纳她、喜欢她。敏感的小五从大人的言谈举止中读到了他们的不满,她渐渐觉得自己如同个陌生人,甚至是新家的“负担”、“累赘”。与此同时,母亲也因为要照顾新的家人,对小五很冷淡。
      没多久,小五便提出要回到自己的爷爷奶奶身边,母亲也没有过多挽留。
      回到爷爷奶奶身边后,小五很开心,爷爷出门打工,奶奶在家陪伴自己,母亲也没有对她的生活、教育过问太多。
    祖父母起诉,法院撤销母亲监护人资格
      随着小五长大,上学成了一件麻烦事。因为小五是判给母亲抚养,户口也一并迁到了新家,小五在爷爷奶奶家附近就近入学就成了困难。
      经过多方打听和咨询,小五和爷爷奶奶得知,如果去法院起诉撤销母亲的第一监护人资格,让爷爷奶奶做小五的监护人,户口便可以转回来,上学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014年12月,小五的爷爷奶奶作为申请人来到诸暨市法院牌头法庭,希望法院为他们解决困难。
      在庭审中,小五的母亲也承认自己在过去的几年内,对小五未尽照顾、教育、抚养的义务,也未给生活费。而小五也明确表示自己无法融入到母亲的新家庭,喜欢跟着爷爷奶奶生活。
      法庭认为,小五的母亲拒不履行监护人职责的行为已违反了法律规定,侵害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本着最大限度地保护未成年人利益的原则,依法撤销其第一监护人的资格,并指定爷爷奶奶为小五的监护人。“我终于可以安心地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了,谢谢叔叔阿姨们对我的帮助,我一定会努力读书,好好孝顺爷爷奶奶的!”小五说。
      只是不知道,孩子这份让人说不出滋味的欢乐,是否会让她的父母感到一丝汗颜。 高敏 杨敏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