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丽娟 通讯员 何晓玲
今年年初,省林业厅、省旅游局将桐庐、永嘉、磐安、遂昌等县列为“森林休闲养生建设试点县”。我省森林休闲养生建设县域试点由此正式启动。
据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森林休闲养生是森林旅游发展的新业态,是以优质的森林环境、丰富的森林生态景观、健康的森林产品、深厚的森林养生文化等为主要资源,配备相应的休闲养生服务设施,开展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休闲养生服务。
去年5月,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建设“两美浙江”的决定指出:“要积极推进全省景观森林建设,建设一流森林休闲养生福地。”去年10月,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全面实施五年绿化平原水乡十年建成森林浙江的意见》又提到:“要积极推广森林徒步、野外体验等森林休闲活动,不断创新森林休闲养生新业态。”
打造一流的森林休闲养生福地将成为我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途径,实现林业转型升级的新重点。
深山掀起养生游
遂昌县妙高街道汤山头村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无癌村,地处海拔700多米高山,群山环抱,古树参天,泉水叮咚。在几十棵有四五百年树龄的红豆杉的掩映中,生活着三四十户人家。因为有好山好水的滋养,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有十多位,其中90多岁的有3位。让人惊讶的是,多少年来,该村未出现过一位癌症病人。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村里建起了红豆杉山庄,酿制了红豆杉酒,并与县中医院合作,利用当地食材,研制出了十多道养生药膳,进而推出了“观红豆古杉群、住红豆杉生态屋、吸红豆杉净化氧、饮红豆杉保健酒”的“无癌养生探秘游”,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赏游玩。
同样在遂昌,大约两年多前,该县高坪乡举办了全国首个“空气”拍卖会,将茶树坪村、高坪新村和箍桶丘村3个村一年的休闲养生服务权,以174万元的“天价”拍出。
省林业厅总工程师蓝晓光曾带领省里的医疗保健专家,专程到遂昌开展生态环境与保健旅游调研。他希望遂昌加强与医院的合作,利用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共同开展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研究,为人类健康服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遂昌县高坪乡,农民“一年买车、两年盖房”不是传说,2008年至今,该乡农民存款从500多万元增加到8000余万元,增长超过10倍。同时,多家上市公司也在遂昌湖山谋划“养生天地”项目。
森林休闲养生成新业态
我省最新的森林资源年度公告显示,至2013年,全省森林面积604.78万公顷、森林蓄积2.6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0.89%,与10年前相比,分别增加20.36万公顷、10208万立方米和0.4个百分点,继续位于全国前列。
据最新监测数据,我省森林植被总生物量4.33亿吨,总碳储量2.14亿吨,森林年吸收二氧化碳 5833.52万吨、释放氧气4258.82万吨,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达到4291.63亿元。
倚仗绿水青山,我省森林旅游收入连年上扬。10年来,全省森林旅游收入增长了12倍,年接待人次从3000多万激增到1.7亿。其中,2014年全省森林旅游收入681.1亿元,同比增长19.6%。
省林业厅厅长林云举说,“两美浙江”建设要求注重发掘森林在休闲养生方面的独特价值。“我们正牢固树立生态就是民生福祉的观念,创新森林休闲养生新业态。”
今后,我省将把打造一流森林休闲养生福地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来拓展。加快修复森林古道,建设森林人家,开发度假、游憩、疗养、保健、养老、娱乐等多种产品,培育进森林氧吧、品森林美食、赏森林美景的森林旅游养生品牌,实现市民得健康、林农获实惠、生态受保护、产业出效益的多方共赢。到2020年,全省将建成100个森林旅游休闲养生区,森林旅游总收入预计将超过1000亿元。
为此,省林业厅于今年初制定出台了《浙江森林休闲养生区建设指导意见》、《浙江森林古道修复规范指导意见》、《浙江森林家园建设指导意见》。
从去年评选“浙江最美森林”,到今年建立“森林休闲养生建设试点县”、制定“三个指导意见”,浙江正进一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理念,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
延伸阅读森林休闲养生区如何建
根据《浙江森林休闲养生区建设指导意见》,浙江森林休闲养生区是指在浙江省境内,利用丰富的自然景观、优质的森林环境、健康的森林产品、深厚的养生文化等资源要素,开展度假、游憩、疗养、保健、养老等休闲养生服务,具备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休闲养生服务的区域。
主要区域在环境上应符合下列要求:区域面积在2000亩以上,森林覆盖率70%以上,区域内有较大面积的健康森林群落;空气质量达到一级;声环境质量达到一类标准;地面水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主要休憩区常年空气负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大于等于1000个。
接待设施上要求可进入性较好,进出方便,道路通畅;具备较好的度假、游憩、疗养等接待能力。经营单位接待规模应在100个床位、300个餐位以上。
休闲养生方面,要求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发挥森林的保健功能,挖掘森林文化、民俗文化,因地制宜提供一些休闲养生条件。可提供用于森林徒步、野外体验的森林古道、绿道、露营地等野外健身场所;提供用于森林浴的游憩、体育、娱乐等休闲设施;可结合周边的农林生产基地开展参与式农事体验活动;挖掘当地的中药材、养生饮食,开发休闲养生产品,开展土特产品销售服务;与医疗保健单位合作,开展森林自然疗养、亚健康理疗、养老养生等服务。
何为森林古道、“森林人家”、“森林家园”
森林古道是指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底蕴、森林生态环境良好,连接各类森林景区、古村落等,为城乡居民提供森林徒步、野外体验、森林浴等森林休闲养生活动而修复的山地慢行线路系统。
森林古道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森林廊道系统、慢行道系统、节点服务系统等。其中,森林廊道系统主要由与古道相依、具一定宽度的地带性植物群落构成,是森林古道发挥健身、养生和游憩等功能的基础条件。森林古道周边区域森林覆盖率要求在80%以上。“森林人家”是以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林特业生产基地为依托,融森林文化与民俗风情为一体,以大户、家庭林场、工商业主等为经营主体,为游客提供吃、住、游、购等服务要素的生态友好型观光休闲经营体。“森林家园”是依托古村落、自然生态村落、森林村镇或森林景区等,对森林人家较为聚集的行政村或森林景区开展试点创建和命名。
建设“森林人家”和“森林家园”,是建设一流森林休闲养生福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的重要途径。今年“五一”假期,游客在遂昌高坪万亩杜鹃山游玩。 章建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