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品牌

羊岩勾青:品牌崛起的奥秘

  □本报记者 金国栋 俞霙
  “这种绿茶好看又好喝,真是太棒了!”5月2日,由16个发展中国家代表组成的亚非经贸考察团来到临海羊岩山,他们在品尝过“羊岩勾青”后发出赞叹,并在离开时纷纷购买“羊岩勾青”。
  “羊岩勾青”如此风光,靠的正是它的品牌和品质。自2001年跻身全省名茶行列后,“羊岩勾青”先后成为中国国际农博会、浙江省农博会的名牌产品。临海羊岩茶场场长朱昌才说:“茶企要发展,除了在产品质量上狠下苦功,品牌建设是关键,我们要把‘羊岩勾青’打造成一流的茶叶品牌。”
“羊岩勾青”
是这样来的
  20世纪80年初,临海羊岩茶场还只生产炒青茶,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茶叶市场的变化,羊岩茶场陷入了“卖茶难”的困境。“再不想办法,就没有出路,‘羊岩勾青’的研制完全是市场所逼,是市场逼着我们必须解放思想,走技术创新之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生存下去。”临海“老茶人”、该市林特局原副局长周继法说。“1989年,茶场毅然下定决心,着手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名优茶,就在其他名优茶纷纷向扁形茶、针形茶转型的时候,羊岩茶场根据自身茶树的品质特点,以及市场反馈的信息,精心研制出了一种酷似珠茶,一芽一叶或者一芽二叶的勾曲状的茶叶。”周继法说,“由于其外形勾曲,色泽绿润,产地为羊岩山,因此取名‘羊岩勾青’。”说起羊岩勾青的由来,周继法显得特别激动。
  该市林特局茶叶专家陈昌来告诉记者,“羊岩勾青”一推向市场就备受消费者欢迎,他们对这种香高持久、耐冲泡、耐储藏、外形又别具一格的茶叶情有独钟。现在,“羊岩勾青”仍是国内仅有的勾形名优茶。
“羊岩勾青”
引发茶叶评比变革
“茶叶名称确定后,我们又把目光放在了名优茶的制作工艺上。”周继法说。
  在那个完全依靠手工炒茶的年代,“羊岩茶人”敏锐地预见到了机制茶的巨大潜力。1991年,茶场开始对各道工序运用机械设备进行大胆探索,当时所有人都认为机制炒茶绝对无法代替手工炒茶,但“羊岩茶人”始终坚持机制茶将是未来茶叶发展的方向。经过反复研制、实践,“羊岩茶人”用事实证明了机制茶可与手工加工的茶叶品质相媲美。
  然而,“羊岩勾青”问世后,连续多年难以登堂入室,甚至连参加农产品评优资格都没有。不过,“羊岩茶人”并不气馁,而是潜心修练内功,通过提高品质来打响品牌。为此,他们查阅了大量优质茶叶生产资料,并结合羊岩茶叶特点,研制出了一系列全新的茶叶管理、采摘、炒制标准。
  1997年,“羊岩勾青”荣获浙江省第十二届名茶和机制名优茶评比“一类机制名优茶”。
  从那一年开始,“羊岩勾青”还引发我国茶叶评比标准的革命性变化:从重手炒向机制与手炒并举转变;从茶叶重嫩芽向重成熟度转变。
  也是从那一年开始,杭州“西湖龙井”、福建“铁观音”逐渐由手炒向机制过渡。
  1998年,“羊岩勾青”还获得中国国际茶博会参评资格。那年,参评的有四五十个茶叶品种,被分别泡进杯里。第二天,其他参评茶叶汤色变黄、口感变味,惟独“羊岩勾青”色泽如故,香气依旧。对此,专家们赞不绝口。
  从此,“羊岩茶人”一发不可收,创出了一个又一个新产品,如“羊岩岩笋”、“羊岩鹅黄”、“羊岩红茶”,为羊岩山茶叶品牌增光添彩,其中“羊岩鹅黄”的氨基酸含量高达7.4%,是国内氨基酸含量最高的绿茶之一,开创了国内茶场自主开发茶叶新品系的先例。2009年,“羊岩鹅黄”上市时,每公斤价格曾高达1.16万元。
“羊岩勾青”
的故事很精彩
  1999年,因为费用较高,羊岩茶场没有派人参加在美国举办的第18届国际农产品博览会,只寄去1公斤“羊岩勾青”。没料到一个月后,大洋彼岸传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羊岩勾青”获得了国际金奖。
  十几年前,朱昌才将一包“羊岩勾青”送给山东一家大企业的老板。该老板嫌“羊岩勾青”没有知名度,随手扔在角落里。不久,有位爱茶的日本客商造访这家企业,当时老板正巧喝光了其他茶叶,就用“羊岩勾青”招待。谁知,日本客商喝后,大为惊叹,称他从来没有喝过外形如此勾曲、色泽绿润、汤色明亮、香高持久、滋味醇爽的茶叶。从此,这位日本客商对“羊岩勾青”情有独钟,年年定购。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山东的这家大企业也是如此,每年均要采购。
  说到茶叶销售,“羊岩茶人”还有一个颇为得意的故事。那是2003年,山东一家大型企业的采购部经理碰巧在电视上看到“羊岩勾青”的广告,于是,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订购了5万元的茶叶。没过几天,这个经理就连夜赶到茶场,他对朱昌才说,今年公司采购了几个样品的茶叶,经过高管和一些茶叶专家的共同品鉴,最终一致推选出“羊岩勾青”为最佳选购茶叶。这次到访,开启了茶场与这家公司十多年的购销关系。翻开销售记录,就会看到这家公司采购的数量逐年上升,最高一年的订购量达270万元。“这些故事的背后,是茶场对品质的追求和消费者对‘羊岩勾青’的认可。”陈昌来这样说道。
“羊岩勾青”“火”的原因
  2003年起,羊岩茶场开始扩大生产规模,并成立了茶叶专业合作社。以往,茶场1600多亩的茶叶需要采茶工人1500多人,茶叶的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种茶合作社成立后,茶场把茶叶的生产完全交给了茶农,而茶场腾出手来,主抓名优茶叶的经营和品牌建设。2014年,羊岩茶场生产以“羊岩勾青”为主要品牌的名优茶共450吨,销售额达1.13亿元,利润1100余万元。“羊岩勾青”被评为全国百佳农产品品牌,“羊岩山”商标也被认定为浙江著名商标……这些殊荣足以说明经过多年的培育,“羊岩勾青”已成为一个过硬的品碑。
  而撑起“羊岩勾青”品牌的内核,则是其优秀的品质。羊岩茶场独创有一套管理办法:扩大无性系良种茶园,春茶后中修剪;鲜叶进厂统一验收、加工,统一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鲜叶摊放不落地,茶灶与炉膛隔离;每个批次的茶样送评茶室审评……
  近年来,羊岩茶场还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通过技术培训,提高科技到位率,从茶树栽培管理到茶叶加工,茶场员工人人都能熟练掌握各项技术。
  1999年5月,经农业部茶叶质检中心检测与审评,“羊岩勾青”质量达“国际先进水平”。时任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世界茶联合会首任会长王家扬称“羊岩勾青”为“江南第一勾青茶”。
  茶叶变成了羊岩人的摇钱树。“‘羊岩勾青’,香高味醇,实乃华茶之极品”,中国茶界首位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在考察了羊岩茶场后,为“羊岩勾青”留下了这样的评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