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

成都一高校教师辞职还乡接管濒临倒闭乡村中学

  4月6日,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教师项碧飞向学校递交了辞职申请。辞职之后,他将回到泸州市叙永县麻城乡的深山中,接管一所农村私立中学,学校只有20名学生,并且正面临倒闭。
  消息传出,他曾经的同事和朋友都很惊讶,同时也产生诸多疑问: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项碧飞为何为了这所学校愿意放弃体面的高校教师工作?回到深山后,他又将有什么计划?
寒窗苦读“飞”出山村从高校辞职令同事惊讶
  辞职前,项碧飞向是四川大学锦江学院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身兼计算机学院和电子信息学院团委书记,同时他还在任教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等课程。4月15日,辞职请求获得批准,项碧飞正式和学校解除劳动关系。
  项碧飞来自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麻城乡寨和村(原东元村),山村位于海拔1700多米的半山腰,前临千米深沟,后靠数百米高的山峰。“小时候,项家是东元村最穷的。”老村主任周才元告诉记者,项家4个孩子,就数老大项仲金和老二项碧飞成绩好。1997年上半年,两兄弟从东元中学毕业,同时考上了四川省重点中学叙永县一中。因家庭经济原因,没法同时供两个孩子读书,为此,哥哥项仲金作出牺牲,放弃读高中转念师范。师范毕业后,哥哥回到村小教书。
  2001年,项碧飞考上西南民族大学,随后考上研究生,并于2008年获得农学硕士学位。硕士毕业后,项碧飞进入川大锦江学院担任辅导员。因工作出色,后来任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身兼计算机学院和电子信息学院团委书记。
  在老家同乡们看来,项碧飞是山窝窝里飞出去的最有出息的一个:他是村里第一个也是截至目前唯一一个研究生,还留在高校工作。因此,所有人都在问项碧飞:为什么要辞职?
辞职是为了接管日渐衰落的家乡母校
  4月16日,项碧飞完成了所有辞职手续,人事档案也转回了叙永县人才市场。同时,他开始频繁出现在村里,每天说得最多的是“学校”。原来,他辞职跟老家的母校东元中学有关。
  东元村距麻城乡和摩尼镇分别为14公里和15公里。早些年,村里孩子要读中学只能去摩尼镇,最远的要步行20多公里山路。东元中学老校长夏德峻回忆,冬天,孩子们只能打火把翻山,夏天,山沟经常发大水,曾发生过学生被山洪冲走的悲剧。1993年,当地600名群众和东元小学教师余永强、周怀爽共同出资,在东元小学旁盖了2间教室,夏德峻又拿出自家4间瓦房,发起成立了东元私立中学。
  东元中学的成立极大方便了当地农村适龄孩子就近上学。夏德峻回忆,东元中学93级第一个初中班,就招了60多个学生;到第三年,初中三个年级成建制,全校共有学生160余人。成立22年来,从东元中学走出去的大学本科生超过百名,中专生和大专生超过300人。然而,22年过去,现在的东元中学三个年级只有20名学生,正面临倒闭。“生源少,经费无以为继,学校今年可能过不了办学资格年审。”
  该校老校长夏德峻说,由于学校是私立中学,教师工资只能靠收取学费解决。一年两个学期,24名学生的学费一共为2.88万元,再加上政府补贴的公用经费1.68万元,学校全年收入为4.56万元。但6名教师全年工资支出就高达10.8万元,资金缺口达6万余元。
  经费紧缺,教师也随之流失。学校目前只有6名教师还在坚持,平均年龄近40岁,平均学历是大专。近年,教育主管部门曾推荐过多名年轻老师到校,但最长的坚持了两年,最短的呆了不到3个月。
  今年春节,项碧飞回到叙永老家。听说东元中学目前的情况后,项碧飞告诉学校创办者之一余永强,他打算辞掉在高校的工作,回来接管东元中学。
  对此,余永强没往心上去,认为这根本不可能。夏德峻也不信:“他全年收入10万左右,金饭碗都不要?除非他疯了。”
  但4月16日,项碧飞真的回到了村里。并且一待就是十多天,每天都在到处联系学校的事情。至此,余永强和夏德峻真的相信了,项碧飞确实辞职了。
  项碧飞认为,东元中学硬件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模式陈旧、管理经验缺乏是学生大量流失,制约学校发展的根本性原因。目前项碧飞和学校达成共识,本学期继续由夏德峻担任校长,他以“编外校长”的身份参与学校建设工作,不拿工资;下半年项碧飞将得到村委会和学校的任命,全面接管学校。
  对于学校的未来,项碧飞已做好了规划:近期目标是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解决学校面临的资金和教师待遇问题,并配备电脑、图书室、体育场、课桌椅等硬件,引进更优质的师资团队;远期目标是在现址附近规划70亩新校区,10年内把东元私立中学办成一所立足山村、保持特色,在校生超过2000人的现代化初级中学。
  目前,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院已组织一批办公用品,将在五一期间送到东元中学。叙永县教育局局长赵燕友表示,对项碧飞回乡投资办学表示欢迎和支持。“当年正是因为村里的长辈们修起了东元中学,作为一个山里娃娃,我才有机会考上大学再考上研究生。所以,我对东元村和东元中学都非常有感情。现在学校遇到困难、面临关闭,这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们能否接受更良好的教育。既然如此,我是东元中学培养出来的,现在是该我回去反哺的时候了,希望我能为学校带来一些改变。”项碧飞说。
(摘自《成都商报》 罗敏 2015年5月1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