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俞圣威
本报讯 “寒初荣橘柚,夏首荐枇杷”。5月20日,杭州市余杭区,2015塘栖枇杷节开幕,枇杷节将持续到6月10日,与此同时,全省的枇杷采摘也进入高潮。
今年塘栖枇杷节最大的亮点就是枇杷特色村——宏磻村的首次开村。塘栖枇杷一般由西往东逐渐成熟,宏磻村便是最早成熟的区域之一,全村现有枇杷种植面积近千亩。“这里的土壤特别适合种枇杷,是浙江白枇杷中的极品‘软条白沙’的优质产地。”塘栖镇副镇长周黎翔介绍,目前,该村开展枇杷采摘游的农户达50多户。
据了解,塘栖镇枇杷种植面积1.5万亩,预计今年总产量5000多吨。位于塘栖镇绿荫街东端和古镇景区圆满路停车场的两个枇杷集中销售区已于近日开场销售。
另外,塘栖镇今年首次发布枇杷指数,按区域定时发布成熟度和采摘度,有利于游客在最合适的时间采摘、品尝到最味美最地道的塘栖枇杷。
枇杷是浙江第六大水果,仅次于柑橘、杨梅、葡萄、梨、桃。我省枇杷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浙江枇杷不仅产于余杭塘栖,宁海、象山、黄岩、兰溪也是枇杷主产区。
每年浙江最先开采枇杷的地区是丽水莲都和金华兰溪。“5月5日,兰溪枇杷就少量上市了,集中上市就是中旬这几天,品种主要是“白沙”和“大红袍”。今年兰溪枇杷比去年增产15%—20%。”兰溪市农业局特产站站长张启说,“兰溪每年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枇杷要卖到杭州、上海、苏州。但枇杷还是现采的最好吃,我们鼓励游客自驾采摘。今年,在女埠街道和黄店镇设了10家星级采摘点。”
台州是我省枇杷年产量最大的地区,其中黄岩产量最高,当地红肉枇杷品种是“洛阳青”,原本大量用来加工水果罐头,鲜果只卖每公斤7—10元。“近年,黄岩栽培了几千亩白肉枇杷。”黄岩林特局果树站站长王允镔说,“今年,黄岩枇杷大量上市的时间要持续到5月25日。”
这两年风头正劲的宁海白枇杷,今年因受冻减产。宁海县农林局林特站副站长冯健君说:“我们栽培的90%是宁海白这个品种,宁海枇杷都是精细化采摘和精包装,50%要卖到外地。去年本地卖30元/公斤,今年估计要涨到60元/公斤。春节前,宁海枇杷遭遇过一次冻害,头批果和少量二批果被冻坏,今年产量会减多少,目前还无法统计。”
据省农业厅统计,2014年全省枇杷栽培面积18.2万亩,产量7.1万吨,产值7.46亿元。去冬今春,全省新发展枇杷5600多亩,其中白沙枇杷占新发展枇杷面积的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