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产业

衢江打造全国最大黄精种植基地

  “坑再挖深一些,这样黄精才能长得大……”近日,浙江农林大学植物资源与创新药物化学研究室负责人杨胜祥博士来到衢江区岭洋乡赖家村,指导当地农民种植黄精苗。“这批苗都是山里挖来的野生苗,经人工驯化后,可作为基地的种苗。”杨胜祥说。
  黄精,又名老虎姜、鸡头参,以根茎入药,集药用、食用于一体,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等功能。“我国的黄精缺口一直都比较大,这几年市场需求很旺盛。”杨胜祥相告,一年前,他在从事黄精研究十余年的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梁宗锁的带领下,一直在省内寻找最适合黄精种植的基地。“今年4月初,一名在外挂职的乡干部反映,梁宗锁院长在寻找黄精种植基地,我们立即跟梁院长联系,邀请他们来考察。”乡长杨子文说,“五水共治”开始后,他们也在考虑发展中药材产业,带动群众增收。“浙江省是黄精原生地,在浙江种出来的黄精品质最好,为了找到最适合黄精种植的基地,最近一年我们先后去了丽水、临安、安吉等地,但都不是很满意。”杨胜祥说,今年4月中旬,他们来岭洋乡实地考察后,认准了这里。“黄精种植对于水源和土壤的要求特别高,不能受到污染。经过检测,我们发现这里的水土不仅没有受到污染,而且还特别适合黄精生长。”杨胜祥说,黄精是喜阴植物,赖家村这片田地两面环山,光照时间不长,很适合黄精生长。“周围的山地里,长有许多野生黄精,这也进一步证明,这里确实适合黄精种植。”“目前,我们已流转50亩地作为种苗基地。”杨胜祥介绍,该项目以赖家村为试点,第一期种植面积为200亩,第二期再增加300亩,并建立黄精加工生产基地。之后将在全乡推广,引导当地农户在竹林、板栗林里种植,发展林下经济。“计划用3到5年的时间,发展黄精种植面积5000亩以上,并在这里建一条‘百草路’,打造成全国最大的黄精种植基地和旅游、健康、文化和养生基地。”
  该项目由杨胜祥负责技术指导,浙江英特药业公司负责销售。“预计每亩可出产黄精1000公斤以上,目前的销售价是每公斤60元,每亩可实现收入6万元。”杨胜祥说。
祝斌斌 张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