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阮光忠:

在盐碱地上抒写传奇

  在余姚市小曹娥镇,说起朗海村村民阮光忠,方圆几十里几乎无人不知。他不仅在盐碱地上成功抒写了引进、驯化、繁育中山杉、驱蚊树等沿海生态景观型防护林木的传奇,还一举摘取了国家科技部“沿海盐碱地防护林种苗引进驯化项目”二等奖和浙江省“科技兴林奖”一等奖两项大奖。
  今年56岁的阮光忠,从事园林设计、绿化苗木繁育已近30年。1998年,阮光忠创建了一家以生产特色园林绿化苗木为主的余姚市阮艺种业有限公司。2001年,阮光忠又从日本引进了彩叶树种——红叶石楠,先后成立了余姚市彩色树种研究所和繁育中心。经过多年的扩繁试验,阮光忠积累了一套成熟的扩繁技术,并成功地把红叶石楠培养成乔木。如今,该公司的培育基地已成为余姚市亩值万元示范基地,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红叶石楠行道树培育基地之一,每年可向市场提供上百万株优质的彩色观赏型树种。
  2008年,阮光忠注意到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但林业资源相对短缺,森林植被稀少,台风、干冷风、干旱、风暴潮等自然灾害比较频繁的现状,就萌发了引种沿海防护林木的念头。说干就干,他向村里承包了近200亩的海涂,在盐碱地上干起了防护林木的研究、驯化和繁育工作。“我们重点是通过国际盐碱地研究中心,引进抗风能力强、适应盐碱地的树种,特别是像驱蚊树、中山杉等,比较适合我们这里沿海地带种植的树种。”阮光忠说。
  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阮光忠遇到了很多困难。资金不够,他就找亲戚托朋友借贷;没有设备,他就按照急用先办、缓用后办、逐步配套的原则购置。凭借这样的努力,阮光忠硬是在近200亩的盐碱地上建起了一个防护林苗圃基地。
  通过几年的试点试验,目前在这个苗圃基地里,已引进了木麻黄、中山杉、驱蚊树、柳桉等10多种树形美观的优良速生高大常绿乔木树种,及红叶石楠、夹竹桃、龙柏等,实现了品种多样化、色彩多样化、冬天不落叶,适合建设生态景观型防护林。阮光忠说:“海防林在过去一到冬天都是光秃秃的,自从我们引进了几种国际盐碱地研究中心的树到海防林后,现在海防林冬天不落叶,颜色也好看。而且,这些树种在刮台风时不会折断,潮水淹没几个小时也不太有影响。”与此同时,通过驯化,种苗的耐盐碱性能也大大增强。
  阮光忠说:“现在我们试验的海防林已经成型了,并得到了省专家组、国家部级专家组专家的好评。下一步,我们希望为整个中国的海岸线绿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王文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