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浙江种植业

油菜种在鱼塘边,丰产又丰收

南浔区塘基油菜亩产超过250公斤

  □本报记者 王美华
  5月底的晴朗天气,给湖州市南浔区的油菜收割带来了好运气。据南浔区农林发展局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姚学良介绍,今年该区有塘基油菜2万多亩,占全区油菜总面积的40%。由于风调雨顺,今年油菜获得大面积丰收,产量比去年有所提高,其中,塘基油菜平均亩产250公斤,最高达到300公斤,比常规大田种植油菜亩产高出100—200公斤。
  所谓的塘基油菜就是种在鱼塘边,堤岸上的油菜。据介绍, 南浔西部地区以淡水鱼养殖为主,多年来,养鱼户为了防止鱼塘堤埂水土流失,改善鱼塘小气候环境,同时解决吃菜油和增加收入,渐渐养成了在塘基上种植油菜的习惯。目前,南浔区拥有标准鱼塘15万亩,塘基面积达到3万亩,70%塘基种上了油菜。
  为什么塘基油菜产量高出那么多?记者从姚学良那里找到了答案。原来,塘基油菜具有地势较高、土层肥沃、空间宽阔、温光充足,边际效应好的优势,加上塘基油菜一般采用稀植,有利于分蘖,而且,茬口不紧,所以,十分有利于高产。同时,鱼塘清淤提高塘基肥力,塘基种植油菜、芝麻能改善养鱼环境。
  当地农技部门还积极推广轮作模式,即“油菜—芝麻”轮作。油菜于当年9月25日左右播种,11月初移栽,亩栽3000株,翌年5月25日左右收获,平均亩产250公斤,亩产值1250元。油菜收割后,6月上旬播种芝麻,9月下旬收获,亩产150公斤,亩产值2400元。两项相加,每亩塘基增收3650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