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回乡下老家,正巧碰上隔壁的一位刚刚考上大学的孩子在填报志愿,只见他填的基本上是农业类院校。这位准大学生说,如今党的惠农富民政策一年比一年好,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更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农业类人才。因此,他想就读“涉农”专业,以便大学毕业后回乡务农,大展宏图。听了这位准大学生的话,笔者不禁为其填报“涉农”大学之举拍手叫好。
笔者也曾是一位农家子弟,记得二十多年前,为了能跳出“农门”,父母让我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吃上“皇粮”。可如今时代变了,城镇就业形势也更加严峻,如果还是把思维方式、就业方式等停留在“老传统”、“老观念”上,一味地让孩子填报医学、金融、政法等多年前“热门”的非农专业,那说不定又会导致就业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出现这些所谓的“热门”专业人才过剩的不良局面。
众所周知,如今农村也是一个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农村的发展需要大批的有文化、有技术、有魄力的实用型人才,而大学生正是农村所迫切需要的人才。如今,随着国家惠农、利农政策的全面实施,以及科技发展带来的特色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给农村的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大学生回农村,可以给广大农民带去先进的科技知识和经营管理理念,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提高农民开拓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并通过创办致富项目,带动人才、科技、信息、项目、资金向农村转移,对加快城乡一体化有着不可替代的催化融合作用。因此,笔者以为,填报“涉农”大学必定大有前途。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愿有更多的准大学生能积极填报“涉农”大学,也希望越来越多的父母鼓励孩子学“农”、务“农”,从而让大学生“学农”真正成为一种新时尚、新潮流。
廖卫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