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载文说,近年来,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虽然得到一定提升,但多数农民只是对存款、汇款、贷款等传统业务了解得多,而对金融咨询、信托、保险等新业务以及理财投资产品了解较少,导致有财不敢理、有财不会理。有些农民完全不懂个人信息、密码设置等安全常识而给财产带来巨大隐患,有些则对这些保护措施充满怀疑而排斥金融服务。更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农民缺乏对假币识别、金融诈骗、非法集资、风险防范等方面应有的知识和能力,将黑手伸向农村。此外,随着农民参与金融活动的增多,遇到金融纠纷时,由于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缺乏一定的金融法律素养,对自身权利认识不清,使得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毋庸置疑,农民掌握金融知识的程度显然与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如不尽快加以改善,将会成为掣肘。建议建立农村金融知识普及长效机制,将农村金融教育列入普惠金融的重要内容,明确各阶段农村金融知识普及的目标、重点和保障措施。充分调动专业机构的参与主动性,发挥乡镇政府和村委会作用,为农村金融教育基地建设提供组织保证。要提高金融知识普及内容的实效性,以防范金融诈骗、树立诚信观念、安全使用银行卡及ATM机和电子银行等方面的知识普及为主,同时增加理财、保险等方面的知识普及。针对务农人员和外出务工人员需求的不同,制定不同的知识普及方案,增强权威性和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