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种业

向您推介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十二)

  1.品种名称:温山药1号
  作物名称:参薯(中药材)
  选育单位: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产量表现:2011年多点品比试验平均亩产干品337.9公斤,比地方品种增产20.1%;2012年平均亩产干品358.7公斤,比地方品种增产27.7%;两年平均亩产干品348.3公斤,比地方品种增产23.9%。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常规种,品质好,丰产性好,加工性能好,生育期190-210天,比地方品种早熟20天左右;茎四棱形、右旋、直径0.35-0.4厘米,主茎蔓长3.0-5.0米;叶片淡绿色,主茎叶长16.0-20.5厘米,叶宽10.0-12.5厘米,呈阔心形、顶端渐尖;地下块茎长纺锤形,长48-62厘米,具根毛,表面呈黄褐色,断面白色。干品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多糖含量10.8%,饮片性状经温州市药检所检测符合2005年版《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要求。
  栽培注意事项: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沙质壤土,4月下旬至5月播种,用种量每亩180-220公斤、密度1300株/亩左右。适宜浙江省温山药产区种植。
  2.品种名称:浙胡2号(原名:东阳小叶种)
  作物名称:元胡(中药材)
  选育单位:东阳市农技推广中心、浙江省中药研究所、东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度多点品比试验平均亩产(干品)145.9公斤,比对照“浙胡1号”增产10.5%;2012-2013年度平均亩产(干品)139.8公斤,比对照增产9.4%。两年度平均亩产142.9公斤,比对照增产10%。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常规种,生育期略早,品质好,丰产性好。生育期160-180天,倒苗期比对照略早;株高15-20厘米,分枝数15-20个,叶色淡绿,两回三出全裂,平均小叶数11.4张;总状花序,每个花序3-5朵,花朵紫红色;地下块茎9-10个,百粒干重45-55克。品质好,据浙江省中药研究有限公司检测,延胡索乙素含量1.05‰,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要求。
  栽培注意事项:10月中下旬播种,播种密度10-12厘米×10厘米,亩播种量40-50公斤;施足基肥,12月重施冬肥,3月适施春肥;出苗前及时除草,注意防治霜霉病等。适宜浙江省元胡产区种植。
  3.品种名称:番红1号(原名:西红花选系2、浙红1号)
  作物名称:西红花(中药材)
  选育单位:浙江中信药用植物种业有限公司、建德市三都西红花专业合作社、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金华寿仙谷药业有限公司、浙江省农技推广中心
  产量表现:2011-2012年度多点品比试验球茎平均亩产600.7公斤,比对照建德地方种增产22.7%;2012-2013年度平均亩产558.1公斤,比对照增产69.6%。两年平均亩产579.4公斤,比对照增产41.6%。两年平均亩产鲜花丝3147.2克,比对照增产41.7%。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常规种,丰产性好、品质优、抗病性较强。田间生育期180天左右,比对照长3天;叶基部丛生、无柄,叶数13张左右,比对照多1-2张,叶较狭,窄长线形,具1条灰白色叶脉,叶缘稍反卷。球茎扁圆,具多个芽眼。花顶生,花瓣6片,长约4厘米,宽约1.6厘米,蓝紫色;雄蕊3枚,黄色,雌蕊3枚,上部深红色、下部淡黄色,长3厘米左右,柱头顶端略膨大、3裂,呈喇叭形,有香味。经浙江省中药研究所有限公司检测,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总含量24.69%,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要求。
  栽培注意事项:水旱轮作,忌连作;种植密度15-20厘米×10-20厘米;室内培育期注意控制光、湿、温,主芽长度控制在12厘米左右,及时抹除侧芽,适时采收。适宜在浙江省西红花产区种植。
省种子管理总站王仁杯 供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