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上去是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子,却在荒草丛生的山林开辟了一个果园,并经营得有声有色。她就是宁海“依山果园”的主人郑彩士。
偶然心动
郑彩士弃商从农,纯属偶然。2011年,郑彩士认识了一个从事农业的老师,这个老师带她去了几个种着水果的山林,那里风景秀美,空气清新,让她一颗原本浮躁的心一下沉静了下来。就在那一刻,她觉得自己也应该去开发一片荒山,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生活。
虽然身材娇小,但郑彩士却是个雷厉风行的女汉子。回到宁海后,她就开始一边找合适的山地,一边考察水果基地,寻找适合的水果品种。看着她真枪实弹地干上了,亲戚朋友反对了,放着城里好好的生意不做,偏要回到农村当农民。有的朋友听说她要开荒种田,还笑她异想天开。
面对亲朋好友的反对,郑彩士说,小时候自己就梦想拥有电影里看到的那种庄园,现在自己有能力去实现这个梦想,为什么不去做呢?再说,她的理想是“当我老了,就回老家建一座院子,赏一树繁花,与一人终老”。现在,只不过把这个日程提前罢了。她还把从各地取经回来的照片给亲朋好友看,渐渐地,不仅家人妥协了,有几个闺蜜竟然还被她鼓动加入了她的阵营。
2012年3月,郑彩士看中了茶院乡东腾村的几百亩山林。这片山林地理位置优越,环山望海,离宁海城区只有20公里左右,且土壤肥沃。就这样,郑彩士开始了她的田园梦。
一波三折
然而,梦想与现实之间总有一段长长的路要走。说起这3年创业的经历,郑彩士用四个字来概括:一波三折。
2012年4月,刚开发这几百亩山林时,由于荒废十多年了,茅草丛生,都有两三米高。当时,她穿上长衣长裤,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还是心里发毛,怕有蛇出没。怕归怕,这活还得自己去做。她每天五点起床,六点上山,探山形,做整体规划。烈日炎炎,还得指挥挖机开荒,样样都要亲力亲为。
5个月下来,当又黑又瘦的她出现在朋友面前时,大家几乎认不出她来。但让爱美的她更受挫的却在后头。村民说她开荒动了他们的祖坟,仅赔偿费就要50万元。当时多方协商无果,她很灰心,一度想放弃。但看着已开辟出的半条山道,她又说服自己,半途而废不是自己的性格。
为了得到当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她一次次上门跟村民沟通,经过一个多月的协商,祖坟风波才得以平息。“万事开头难嘛,我也有心理准备!”虽然说起这件事,郑彩士已没有当初的沮丧,但和村民“谈判”的情景却还历历在目。
荒山开好了,按计划种植了水果,2013年又遭遇夏季大旱,整整48天没下雨。她不分昼夜地给果树浇水,每天翘首看天,真真切切感受了电视剧《天下粮仓》里百姓求雨的焦虑心情,知道靠天吃饭的不易!“那段时间最辛苦了,我从小到大都没吃过那样的苦!”郑彩士坦言。
雪中送炭
天道酬勤,辛苦的浇灌换来果树的存活。看着一棵棵生机勃勃的蓝莓、大樱桃,她觉得一切苦都值了,毕竟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但农业毕竟投入大、产出回报慢。2013年,资金也是郑彩士十分担心的一件大事。农场第一笔300万元的投入花光了她所有的积蓄不说,连几个闺蜜也投入了不少钱。但种植的蓝莓最快要到2014年夏天才能结果。后期还要源源不断地投入,怎么办?她想了很多方式,最终在县农林局的牵线下,当地信用社雪中送炭,给她50万元的贷款授信,让她购置苗木、修建农业设施,帮她渡过了资金难关。
2014年,她的滑草场、烧烤区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整个田园终于有了少许的收入。今年,她的蓝莓园也开始大规模采摘。注册了微信公众号之后,亲朋好友都帮她积极转发,大家纷纷为她的依山果园捧场,今年仅蓝莓收入就有40多万元。
但还没等她从收获的喜悦中缓过神来,“灿鸿”台风把她滑草场的设备掀翻,精心守护了4年的樱桃树一排排倒在地上。那几天,她24小时守在田头清沟排水,抗灾自救。
然而,让她欣慰的是,在她最困难的时候,当地领导以及农林部门相关负责人向她伸出了援手,帮她重拾信心。“心若向阳,何惧阴霾。”她在微信朋友圈这样写道。
田园之约
近日,在郑彩士的带领下,笔者来到了她的依山果园。行走在果园里,一会是曲曲折折的山间小路,一会是窄窄的水泥阶梯,潺潺的流水声不时从茂密的农作物中传出,整个空气中都是泥土夹杂植物的气息。“你们看这些野菊花长得多好啊!”郑彩士边说边走。烈日下,头戴草帽,满脸都是汗水的她,俨然一名地道的农民。如果说之前她还感到“力不从心”和“无从下手”的话,那么,今天的她,已是一个地道的行家里手了。你看她在山间小道健步如飞,已经完全融入了这简单、安静而又真实的田园生活。
在山顶的一家农舍,她边招呼我们喝她自酿的蓝莓烧酒,边兴高采烈地和盘端出她的创业蓝图:“规划中,还要投资300万元,我想建一个樱花大道,一个葡萄大道,如果条件允许,我还想建个自己的酒庄,做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特色田园,集旅游观光休闲于一体。”
对于依山果园,她还有满脑子未完待续的设想和期许:春有花,夏有果,秋有菜,冬有苗。让大家在这儿远离大都市的钢筋水泥,忘却城市喧嚣和繁华,俯看春叶变绿,静听秋叶飘落。 宁海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