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2-3版:浙江畜牧兽医

提升标准化创建水平 助推畜牧业转型升级

  编者按
  2010年,农业部启动实施了全国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工作。我省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要求,全面推进示范创建和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工作,截至2014年底,共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125家,其中猪场83家、奶牛场9家、蛋鸡场19家、肉鸡场7家、羊场7家。同时,我省结合实际,创建了省级标准化示范场254家,市级标准化示范场182家。
  5年来,全省共组织畜禽养殖标准化推进培训班1000余场次,参训达15.6万人次。通过5年来的创建与示范带动,我省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畜禽良种化水平不断提升、养殖设施化水平上新台阶、生产规范化管理不断加强、防疫制度化要求更加严格、粪污无害化处理更加到位。省畜牧兽医局推荐了6家畜禽标准养殖示范点,让我们看看他们是如何创建全国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的。
泰顺县一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泰顺县一鸣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创建于2005年,位于泰顺县雅阳镇墩头村高场坪,海拔700米,周边植被茂密,一年四季室(牛舍)温适宜。该公司以绿色有机养殖基地为核心,周边配套有:绿色有机生态茶园、绿色有机生态(时令)科技蔬菜园、高产牧草种植园(1200亩),形成绿色有机生态循环产业链。2009-2010年投入2000余万元,建设生态沼气工程并从澳大利亚引进良种奶牛。2012-2014年牧场增加投资2000万元,改造原有7栋牛舍(将原有栓系饲养模式改造成散养模式,提高奶牛福利),新建4栋标准化后备牛舍,新建一个有机肥处理厂,在原有沼气工程基础上新建一个工厂化污水处理厂。公司现有奶牛存栏量1100余头,年产鲜奶4800吨,年产值2510万元。
  公司养殖基地拥有挤奶机、发情探测器和APLO软件管理系统、奶牛生产智能化信息系统。在奶牛饲养技术上,应用先进的TMR混合饲料技术,实现奶牛各类饲料采食的准确性和充分混合。在奶牛饲料方面,突破了传统的饲喂方法,进口优质牧草(美国进口的苜蓿、澳大利亚进口的燕麦)精料(玉米、麸皮、豆粕等)和青贮玉米,使牛奶饲料口味清香。粪污处理方面,在原有沼气工程基础上新建一个工厂化污水处理厂,采用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厌氧-CASS处理工艺,经该工艺处理后的出水可以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粪便采用预处理机、翻抛机进行发酵后生产有机肥料。
  该公司以技术为依托,大胆应用先进的奶牛养殖科学技术,4年时间,奶牛存栏量从434头增加到1100多头,单产从4吨提高到8吨。
德清乾元程氏生态养殖场
  德清乾元程氏生态养殖场位于乾元镇清水浜,靠近东苕溪,原存栏生猪2.2万头,生猪养殖污染整治工作开展后,严格执行县定生猪禁、限养区划分方案,拆除了部分猪舍并减栏至5000头(保留猪舍面积11107平方米),并把拆除的8000平方米猪舍面积用来种绿化苗木和开挖鱼塘,复垦后投入180万元,实施绿化景观工程,提升养殖场整体环境。
  在原有三格式污水处理池的基础上,新增投资120万元应用膜生物反应器项目,该反应器容量约为1000立方米,日处理污水能力为100吨,处理成本为6元/吨,目前已正式投入运行,处理后的水经环保部门检测达到省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今年购置狐尾藻3万株,种植于5亩氧化塘中,用于大部分污水的净化处理,另一部分经消毒处理后的污水可实现猪场冲洗等循环利用。
浙江开盛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浙江开盛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标准化规模示范场占地360亩,场址四周为山林,水源充足,防疫隔离条件良好。养猪场存栏母猪6000头,年出栏“杜大长”优质瘦肉型生猪10万头,销售收入17600万元。猪场建筑面积达8万平方米,由1000头母猪的核心种猪场与5000头母猪的扩繁场构成,场内配套建设供精站、消毒室、兽医诊断室、观察室、隔离区等一系列配套用房。同时,场内还建有日处理500吨的废水处理系统和年产2万吨有机肥料的生产线。示范场建设已经实现“通路、通电、通水”和“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品牌、统一防疫、统一环保”的“三通五统”建设,自然防疫条件优势明显,有利于种猪繁育生产。
  该公司标准化规模示范场筹建于2010年,总投资2.2亿元。场址地势高燥,水源充足,排水方便,猪场按照三分离(雨污、粪尿、干湿)原则建设,生猪生产区按生猪养殖的不同阶段划分公母猪舍、保育舍、育成育肥舍及隔离舍;猪舍实现了全自动化生产模式,24小时恒温,冬季以电热保温,夏季通过风机、湿帘实现防暑降温的目的,整体设计体现“省工、省水、减污”三大特色。选育上,通过配备GBS育种与生产管理应用软件,并引进了法国进口测定仪进行辅助,使育种工作科学化、微机化、数字化;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工艺、设备及先进的养殖技术,建立并实施了一系列卫生、防疫、生产等规章制度和考核标准。猪场拥有完善的消毒程序、消毒制度、卫生防疫制度,并配套专职兽医防疫人员。场内实行非生产区与生产区隔离化消毒管理,定期在场内开展卫生检查和疫病免疫检测;公司采用从源头消除粪便污染的新处理技术,利用水泥漏粪板建成高床式猪舍,具有冬暖夏凉的效果,提高猪的健康水平,实现了从源头控制猪只死亡带来的疫病传播与污染,生产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每头母猪年平均胎次由2.2胎提高到2.3胎以上,年提供活大猪由13头提高到20头以上。
  公司的新型废水处理沼气工程产气量大,发电量高,产生的效益高。通过沼气工程处理后的沼液通过管道输送到农田或回收用于鱼塘或冲洗猪舍,推动生猪产业实现绿色农业清洁生产的良性发展。该公司还运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全面实行“五统一”,即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处理废弃物、统一饲料、统一品牌,并在资金、场地、信息、技术等方面对养殖户给予扶持,实施“先养后付”养猪政策,并全程提供技术服务指导,设立了技术培训站,常年以讲座、短信、网站、简报等形式为养殖户免费培训指导,组织养殖技术讲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