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已过,秋的气息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到来,养生达人们也迫不及待地开启了各种滋阴润肺的食补大方。不过,中医专家提醒,现在温燥仍旧延续,与其进补,不如多吃一些时令蔬果。
白色食物可多吃有滋阴润肺之效
中医养生理论认为,人的脏腑与季节、五行、色彩之间有对应关系。秋季在五脏中与肺相应,五行属金,对应的颜色是白。因此,秋季多吃白色的食物是最当令的。
白色食物通常有润肺之功效。白萝卜、白菜、冬瓜、百合、银耳、莲藕、莲子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药膳中加入沙参、百合、麦冬等白色药材也是滋阴润燥的首选。而鱼片、豆腐、茭白等食物还能一定程度抑制食欲,是秋季绝佳的减肥良方。
不过,专家提醒,虽然食物药性不强,但吃白色食物也要分体质。例如白萝卜、白菜对肠胃虚寒的人来说过于寒凉,应当少吃;过敏体质的人适宜温性、补气的白色食物,如白莲、山药、百合等。
多吃当令食物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认为不同季节的当季物产通常有养生的功效。因此,时令食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养生品。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瓜果成熟时节,因此,此时应该适当多吃当季盛产的水果,如苹果、葡萄、梨子、香蕉、甘蔗、柑橘、菠萝、柿子等。另外,胡萝卜、马蹄、西红柿、黄瓜等多汁的蔬果也适合秋天。一方面,新鲜果蔬含有大量的水分,有助于秋季润燥;另一方面新鲜果蔬富含维生素,能够促进体内积存的代谢物尽快排出体外,减轻肠胃负担。
多钾食物,赶走“秋乏”
虽然秋天是气候凉爽的舒适季节,但人在此时却不像春天时那么生机勃勃,而容易出现“秋乏”。这是为什么呢?
专家表示,夏秋季节转换之际,人体生理变化,易疲惫;大量出汗也减弱了胃肠功能,增加了心血管负担,让神经系统紧张,再加上睡眠不足,人体过多地消耗元气。进入秋天以后,人体的元气虽渐渐恢复,但也容易产生疲惫感的保护性反应。
要赶走“秋乏”,除了补充睡眠、多运动之外,也可以从饮食着手。清淡饮食,减少肠胃负担;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果蔬也有同样的功效。专家建议,还可以多吃含钾食物,如干果、豆类、海产品等,有助于维持细胞水分,增强细胞活力,恢复人体生机。还可以适当吃一些含咖啡因的食物,如茶、咖啡、巧克力等,有助于提升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对抗“秋乏”。
辛辣火锅先打住
秋季燥邪当令,应多滋阴润燥,减少容易引起燥邪的饮食方式。《黄帝内经》认为,秋天适合多吃酸味的食物,辛辣食物则要少吃。
秋季的许多时令水果如柑橘等都属酸味,与此养生原则相应;而辛辣刺激的食物除了辣椒之外,葱、姜等辛味食物也应尽量少吃。在这一季节里,饮食最好以清淡为宜,煎炸烧烤、肥腻厚味食物应当少吃。 林恒华 张秋霞
【专家推荐】
秋季最佳3味食物
●萝卜:有行气、消食、止咳、化痰、生津、除燥、解毒之功效,民间有“秋后萝卜赛人参”的说法。
●鸭肉:营养专家认为,当年的新鸭到了秋季后,肉质鲜美且营养丰富,可以补充人体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及钙、磷、铁等营养元素。
●百合: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钙、磷、铁等营养元素,还有润肺止咳、宁心安神、补中益气的功效,滋阴润肺首选。
相关链接
养生食谱
初秋时节,饮食上除了滋阴润燥,还应兼顾清热。下面推荐几个润燥养生方。
银耳莲子百合糖水
用料:银耳50克,莲子、百合各25克,枸杞10克,陈皮一小片,冰糖适量。
做法:1.银耳用水浸泡约10分钟,洗净;2.莲子、百合热水浸泡约半小时,洗净;3.将银耳、莲子、百合、陈皮一起下锅,武火隔水炖约半小时,改小火慢炖3-4小时;4.加入枸杞、冰糖,10分钟后保温即可。
功用:滋阴润肺,生津止咳,清心除烦。
适宜人群:气阴两虚、且阴虚较重,久咳、干咳,咽喉干痒不爽者尤其适宜。脾虚者可加半片生姜一同炖服,减少慢炖的时间,以制凉润之性。
茅根竹蔗水
用料:鲜茅根50克,无花果3颗,鲜竹蔗500克,带皮马蹄500克,胡萝卜1根。
做法:1.把所有材料洗净,竹蔗砍成小段,对半剖开,马蹄切去头和底部,胡萝卜切成大块;2.把所有材料放进锅里,放清水2500毫升;3.大火烧开15分钟后,转小火再煮30分钟即可熄火;4.捞出汤渣,汤水可以放到冰箱里冷藏,喝时应再次加热至沸,放凉再饮。
功用:清热凉血、生津利尿。
适宜人群:湿热内郁、平素烟酒不忌者尤其适宜。脾虚(寒)、气阴两虚者及孕妇慎饮。
太子参石斛淮山瘦肉汤
用料:猪瘦肉100克,太子参、鲜淮山药各10克,石斛6克,生姜三片,食盐适量。
做法:1.太子参、石斛、淮山(去皮)洗净,稍浸泡;2.猪瘦肉洗净,整块改刀起花;3.上述汤料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15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1个小时,调入适量的食盐便可。
功用:补脾益胃、气阴两滋。
适宜人群:气阴两虚者尤其适宜。脾虚者可酌情减少石斛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