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浙江供销

供销社经营业绩逆势上扬

上半年实现“一升一稳”目标,电商销售额同比增长近4倍

  □本报记者 曹丽娟
  本报讯 今年上半年,尽管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我省供销社系统主动作为、妥善施策,实现经济“一稳一升”的目标。“一稳”是指增速稳,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总经营收入达到2027.8亿元,同比增长11.4%;“一升”是指质量升,实现利润9.28亿元,同比增长34.5%。据了解,这样的增幅过去几年较为少见。
7个市增幅为两位数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供销社系统除了经营收入、利润同比增长外,上缴税费达到18.3亿元,同比增长3.47%;至6月底,系统所有者权益为312.95亿元。
  分地区来看,有10个市级供销社总经营收入实现同比增长,其中杭州、衢州、嘉兴、湖州、温州、舟山、绍兴等7个市增幅在两位数。
  省本级供销社受农资集团上市、省级企业证券投资收益大幅增长等因素影响,利润同比增长85.9%。市县级供销社得益于企业管理改善、部分行业经营回暖、基层社经营效益上升等,利润增长23.95%。系统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8.09%提高到8.65%,净资产收益率由1.87%提高到2.25%。发展的协调性有所增强,县及县以下销售收入占系统总收入的比重由去年底的 28%提高到29.2%。
为农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今年上半年,全省供销社在不断深化改革的同时,围绕农民生产生活,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比如,台州市供销社的“肥药双控”做法得到了副省长黄旭明的批示肯定;湖州市供销社围绕春耕生产开展“两送一推销”为农服务活动,舟山市供销社以庄稼医院建设为抓手强化农业技术服务,丽水市供销社牵头实施“农作物放心工程”等,都收到了良好效果。
  农产品市场网络不断健全。金华市供销社在抓好农批市场迁建项目的同时,推动农产品电商基地和物流配送基地建设;绍兴市供销社继前些年受政府委托管理城区农贸市场后,去年又托管了市粮食市场,目前正在介入国有公益性农批市场的建设管理,走出了一条承接政府职能、发展农产品流通、壮大社有经济的新路子。
  农村合作金融服务稳步开展。宁波市供销社深化农村资金互助会建设,在基层社和农民合作社内部组建资金互助会9家;温州市供销社正在筹建资金互助会联合会和农村资金互助管理公司;衢州市衢江区供销社在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基础上组建资金互助会,今年已累计周转贷款2275万元。
“网上供销社”建设扎实起步
  杭州市西湖区、衢州市衢江区、德清县、绍兴市上虞区、永嘉县、宁波市鄞州区等6个县(市、区)被全国供销总社确定为电子商务示范县,上半年系统电商销售额同比增长近4倍。
  其中,杭州市供销社出台“网上供销”建设意见,西湖拓华“悠无限”、富阳华辰“送货郎”、桐庐“聚超网”等平台快速发展;宁波市供销社出资1000万元组建供销电商公司,淘宝网“宁波馆”上半年销售额突破1.2亿元,居淘宝“特色中国”市级馆第一位;温州市供销社组建供销电商公司,积极推广“掌上供销”平台,文成、乐清、瑞安等县级特色馆正在筹建之中;绍兴市供销社建成淘宝“绍兴馆”,推进社区菜店O2O(线上到线下)改造,在市粮食市场内开辟供销社农产品电子商务园区;湖州市供销社推动淘宝县级特色馆建设,淘宝、1号店“安吉馆”开通,德清县供销社与阿里巴巴合作建设“乡村淘”;嘉兴市供销社建设的淘宝、1号店“嘉兴馆”投入运营,入驻农产品企业107家;金华市供销社建设的淘宝“金华馆”上线,农产品电商园区发展势头良好,所属企业农产品网上销售率达到50%以上;衢州市供销社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已建成“乡村淘”294家、“社区淘”62家;台州市供销社联合颐高集团建设“替你办”社区服务平台,已发展实体店150家;丽水市供销社投资建设集培训、运营、加工、物流仓储于一体的电商基地,在遂昌县开展“互联网+农资”试点;舟山市供销社创办供销农特产品淘宝店,协助推进淘宝“舟山群岛馆”建设。
  省供销社主任马柏伟表示,当今市场改革不断深化,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新业态快速发展,对供销社现有产业结构、经营模式形成了巨大冲击。全省供销社系统必须认真应对,吐故纳新、破茧成蝶,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积极开展“三位一体”农合联建设,加快推进“网上供销社”建设,加快构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平台,切实加强基层社建设,保持社有经济平稳增长的势头,认真编制“十三五”发展规划,全力以赴做好下半年工作,推动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