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浙江供销

舟山社区菜店华美转身

  •   岛城舟山的社区菜店因菜价低、距离近,给居民带来了实惠和方便,也成为城市“菜篮子”供销渠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以前,这里的不少社区菜店卫生环境差、商品缺乏监管,常被老百姓诟病。自2012年8月舟山市供销社、金叶蔬菜果品有限公司组建舟山市社区菜店有限公司后,大力推进社区菜店提升改造,有序推进社区菜店布局规划和网点建设,整顿规范社区菜店经营行为,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和档次,为稳定物价、保障食品安全、方便群众购买、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作出了积极贡献。
    示范引领,全面吸收加盟菜店
      随着舟山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本岛的城区人口规模和密度日益扩大,城区原来的农贸市场已不能适应市场需求,而要在城区发展新的农贸市场,规划上很难找到适合的空间,而且投入产出不划算。与需求相比,市场摊位总体供不应求,农贸市场与超市的摊位费、进场费及条码费逐年攀升,市民所拎的“菜篮子”越来越重,价格通常是批发价的一倍甚至几倍以上。
      在此背景下,舟山社区菜店应运而生。但在发展初期,不少社区菜店内普遍存在环境脏乱差问题,整改提升势在必行。
      2012年,舟山市政府决定由供销社组建社区菜店公司,承担对社区菜店的行业管理职能,每年拿出100万元用于社区菜店的改造补助。当年8月,舟山市供销社联合旗下的市金叶蔬菜果品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了市社区菜店有限公司。“一开始整改的时候,经营户并不支持,认为不整改一样赚钱。同时担心门面整改后,租金会增加,顾客也会认为装修店面的费用必定摊在菜价里。”市社区菜店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为此,公司一方面深入各菜店,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寻找地段合适、潜力巨大且问题突出的社区菜店率先进行整改提升,同时,邀请经营户现场观摩整改前后效果。最初几个经整改的社区菜店,以其光洁明亮的地砖墙面、大气整齐的货架、规范统一的明码标价、宽敞舒适的购物环境,吸引了诸多消费者,菜店人气暴增,营业额较整改前一下子提升了20%多。公司还出面与房东沟通,说服房东不要“坐地要价”,保持房租的相对稳定。通过典型示范,很多社区菜店经营户不仅自愿要求加盟,还主动要求优先整改,很好地推进了公司加盟店的扩展以及整改提升工作。
      定海区白虎山路经营者牛文章,把改造后的社区菜店作为菜店发展的新起点,每天晚上11点到蔬菜批发市场,精心挑选,货比三家,货品非优质不进,非新鲜不卖,每天把水灵灵的蔬菜展示在顾客面前,与周围几家菜店形成鲜明对照。凭着良好的服务与经营,菜店改造后两年多,收益大幅增长,今年还让儿子参与经营。
      截至目前,公司共吸收加盟店59家,其中已完成硬件提升改造的社区菜店42家,新成立普陀分公司1家,水产品、蔬菜专业合作社各1家,水产品配送中心1家,参与建设水产品直供店11家。
    规范管理,提升经营服务档次
      提升改造社区菜店的硬件,对公司来说,只是走出了第一步。接下来更为重要的是改造社区菜店的软环境,由外而内整体提升社区菜店。为此,公司在大规模吸收加盟店后,加大了对社区菜店的日常管理,建立了诚信经营、食品安全、追溯抽检等制度,不仅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教育,还通过以会代训、以奖代补等方式,推行社区菜店星级考核和评比奖励,引导经营户文明诚信经营。
      在位于定海机场路1号的社区菜店墙上,挂着印有“五星级社区菜店”字样的铜质标牌。公司负责人说,根据产品质量、台账落实情况、价格、环境、居民满意度等多个指标,公司会对社区菜店进行现场打分评比。截至目前,公司共评出五星级社区菜店1家,四星级社区菜店2家,三星级社区菜店7家。
      此外,公司还对加盟社区菜店实施标准化管理,推行“六统一”制度:统一门店标识、统一店内设施标准、统一人员着装、统一进货渠道、统一管理制度、统一质量检测,着力打造社区菜店良好形象。为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每天早上6点前,公司都要派员到菜店进行蔬菜农药残留抽样检测,做到当天检测,当天公示。对不合格蔬菜,督促经营户当场下架销毁,确保食品安全。到今年8月,累计抽检蔬菜27274批次,合格率99.84%。
    服务民生,打造“菜篮子”新名片
      公司自成立至今,始终秉承“社会为本,民生为重”的理念,主动对接政府“菜篮子”工程,置社会效益于首位,倾力打造“菜篮子”工程新名片。
      身材中等、形象干练的社区菜店经营者小宝,做生意时总是面带笑容、有求必应。5年前,小宝从安徽来到舟山创业,选择了卖蔬菜这个行当,生意不温不火。2013年底,他的菜店被列入先批整改对象。整改后,雪白的瓷砖墙面,一字排开的货架,能充分挑选的蔬菜,薄利的价格,使人气快速上升,日营业额由之前的四五千元,增加到现在的超万元。受小宝菜店的带动,他所在区域的蔬菜价格明显要低于周边地区,形成了一处便民市场。
      社区菜店菜价比农贸市场便宜,主要原因在于经营者们充分利用营业时间长、不雇小工等优势,薄利多销,以实惠价格培养老客熟客。除去成本和房租,把更多的实惠让利给居民。正如公司负责人所说,社区菜店赚的都是辛苦钱。加入社区菜店公司后,他们更有了归属感,也有了一份责任感,但凡公司组织节假日平价供应活动,他们都会积极响应。
      2013年至今年春节、“五一”、伏休期间,公司利用旗下门店点多面广的优势,共推出30余个供应点,平价供应蔬菜、水产品、肉类等20余种商品,供应各类蔬菜800余吨、水产品244吨、肉类59吨,积极完成政府下达的各项“菜篮子”商品应急平价供应任务,平抑了物价,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对于菜店因平价供应导致的经营亏损,政府也进行了补贴。
      舟山市“菜篮子”办公室副主任郭裕军说,舟山市采取统分结合模式引导、支持和规范社区菜店,虽然管理方为一个公司,但经营户依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整改后的社区菜店经营更规范、质量更安全,在方便惠民的同时,也成为政府在节假日平价供应商品的有效平台之一,对平抑菜价、稳定市场发挥着积极作用,形成居民、经营者、政府三方受益的局面。
    转型升级,探索产销一体模式
      公司始终将产销一体化作为社区菜店经营的重点和突破口。
      2014年,公司参股普陀展茅蔬菜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现有蔬菜基地360亩,年产蔬菜1300余吨。依托该合作社,公司在普陀城区开设3家社区菜店,实行订单生产与直供。公司积极为社区菜店与专业合作社牵线搭桥,逐渐形成了“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门店”的经营模式和产销一体化格局。
      针对舟山原产地水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周边城市的现状,公司组建了海然水产品专业合作社,采取“自产自销,平价供应”的经营模式,组织成员从事渔业捕捞,水产品收购、粗加工,初级水产品销售及贮藏,并提供生产资料的购买,自产产品的销售以及渔业生产经营方面的技术、信息等服务;成立水产品配送中心,建立水产品直供店,引入冷库及微冻液超低温和液氮低温设备,不仅保障了伏休期质优价廉水产品的供应,而且价格较市场价低15%-20%。公司的水产品直供模式成为2014年舟山市政府实施“鱼篮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舟山市供销社又以社区菜店公司和海然水产品、汪汪角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成立惠民供销社,打造兼具“经营、服务”双重功能,连接城乡的经营服务综合体,为57家社区菜店、32艘捕捞渔船和200户农户提供服务。
    本报综合报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