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发挥生态优势发展放心农产品

——访衢江区委书记吴江平

  □本报记者 徐琳
  车辆行驶在衢州市衢江区的乡间道路上,时不时可见窗外的田野上空白鹭展翅飞翔。作为生态优美的三衢大地的组成部分,衢江区是如何发挥生态优势,加快发展放心农产品,提升现代农业水平的?近日,记者就此专访了衢江区委书记吴江平。
  吴江平说,衢江区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农业资源,为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把农业资源转化为市场资源,区里从2013年就提出了让“放心农产品”成为衢江的最大特色、最响品牌和最亮名片。
  吴江平说,要生产放心农产品,必须坚持集约化、标准化生产,这就需要通过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来实现。因此,区里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和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扶持政策。如在资金扶持上,区里将重点从过去以补助大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转到补助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品牌培育、人员培训上。区里还专门切出一块资金,用于鼓励家庭农场主“走出去”学习考察,开阔视野。今年以来,区里已选送7批家庭农场主去台湾学习考察。目前,全区已有家庭农场1041家,他们经营的耕地面积达16.8万亩,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71.2%。这些家庭农场严格按照标准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实行标准化、清洁化生产。
  吴江平认为,放心农产品既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必须加强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管控。近年来,衢江区通过“产”“管”并举,加强源头治理,突出全程监管,构建产地环境生态、农资市场监管、产品检验检测、质量安全溯源、生产经营诚信、农业标准生产、技术服务支撑、多元营销市场等“八大体系”,全力打造放心农产品品牌。目前,全区2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均已建成农产品检测室,构建了区、乡、农场三级农产品检测网络,95个生产基地实现产品二维码追溯管理。2014年5月,衢江区举办了首场“社区居民进农场”活动,开通全省首列家庭农场“周末免费直通车”,邀请消费者前往家庭农场,参观生产基地、了解生产过程、观看快速检测,零距离感受“放心”。区里还充分发挥电商作用,打造“乡村淘”农村电子商务,实行“网络订单+农场销售+物流配送”一条龙服务,实现“一村一品”实体店和网上同步展示销售。
  久久为功,终结正果。今年初,农业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公示名单,衢江区赫然在列,今年5月,衢江区通过了“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县”验收认定,7月,成为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试点县。
  吴江平说,衢江区将围绕粮食、蔬菜、水果、茶叶、生猪五大优势产业,大力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到2018年,建成1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5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区、10万亩优质水果示范区、1万亩生态绿茶展示区、10万亩耕地质量提升区、100万头标准化生猪养殖区。结合“十三五”农业规划的制定,未来衢江农业将建成三个样板:一个是莲花镇的生态循环农业样板,重点是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提升;一个是全旺镇的高新农业样板,通过高新科技的运用,实现农业信息化、自动化管理;还有一个是富里的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通过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为全区现代农业树立样板。在这三个样板的带动下,将衢江区打造成引领浙西、示范全国的现代农业样板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