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农业两区建设特刊

诸暨大力发展绿色“农业GDP”

以产业集聚为主导,以产业创新为手段——

  诸暨湖田熟,天下一餐粥。”
  自古以来,一代又一代勤劳拼搏的暨阳人凭借着“七山一水两分田”的地理条件,因地制宜,融会贯通,奠定了诸暨农业发展的雄厚基础,同时还孕育了“耕读传家”的地方特色文化。你可以在每个诸暨人的身上或多或少找到这种文化基因,而归根溯源,这种基因来自于这座越国古城两千余年来生生不息的农耕延续。
  进入新时期后,面对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大浪潮,诸暨市及时把握时代发展脉搏,抓住产业机遇,咬定目标真抓实干,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始终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精品农业大市目标,紧密结合浙江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记者从诸暨农业部门了解到,2014年诸暨市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76.33亿元,发展培育各类产业化组织1203家(其中农业龙头企业36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89家,家庭农场349家),从业人员达7万余人,带动农户21余万户。
小珍珠创出大产业
  珍珠产业是诸暨最重要产业之一,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浪潮中的佼佼者。
  据统计,诸暨珍珠常年产量已达800-1000吨,占到了国内产量的80%,甚至占到了世界产量的75%。
  作为全国重要的淡水珍珠产地,诸暨养殖淡水珍珠肇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发展壮大于90年代中期。目前诸暨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淡水珍珠养殖、加工、交易基地。全市现有从事珍珠养殖、加工及批发、零售的大小企业(作坊)达2000余家,拥有千足、佳丽、阮仕等一大批知名品牌。
  2011年8月,浙江诸暨珍珠产业园被农业部认定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2014年12月,诸暨市珍珠产业全产业链被认定为浙江省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
  诸暨还构建了以“珍珠”为主题的观光休闲、文化创意、购物娱乐等多业态立体发展模式,形成了一二三产一体化发展的大格局。
土玩意玩出新花样
  除了珍珠以外,诸暨还有茶叶、绍兴鸭、红高粱、香榧、竹(笋)等特色主导产业。
  如何让传统农产品创造出新价值?如何创新传统农产品营销方式?这成为了摆在当地许多农企面前的新课题。且看诸暨人怎样在土玩意上玩出新花样。
  同山烧,一种产于诸暨市同山镇而得名的清冽白酒,素有“江南小茅台”之称。
  今年6月19日,随着一声清脆的锣声响起,从山里人家走出来的同山烧正式在华东林交所挂牌上市。截至当日收市,同山烧现货当日最高报181.7元,成交金额高达7.45亿元。
  通过在华东林交所上市,深处于小区域市场的同山烧成功搭上了“互联网+农林产业+金融”服务平台和“一点及全国”的服务网络,打破了区域品牌的地域限制,从而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提升了同山烧整体品牌影响力。
农产品变出金娃娃
  诸暨围绕农产品产业链脉络,建立特色鲜明的上中下游体系。上游推进生产基地建设;中游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扶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下游拓展包装储藏、物流配送等配套体系,打通最后环节,完整产业链条。构建上中下游联动、产业链条延伸的格局。不少诸暨本土农企就瞄准了农产品的深加工环节。当地政府也对企业从事农产品深加工进行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
  有两家诸暨本土农企把目光盯在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番薯”上。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消费习惯的改变,番薯生产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由传统的单一饲料型向饲料型、加工型和鲜食型等多方向发展。以绿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天珍土特产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诸暨企业敏锐捕捉到了市场发出的新信号,立即着手对番薯进行深加工研究。经过一番探索,他们将番薯加工成了薯片、烤红薯、红薯粉丝等一系列产品。这些深加工产品一经推出就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利润比之前单纯销售番薯提高15倍以上。
  再看另一种时兴的精品水果——蓝莓。“在蓝莓产业发展上,诸暨虽然起步晚,但步子迈得快,发展前景好。”诸暨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卓克权说。根据规划,诸暨将在三年内投入8000万元,进行蓝莓种植示范和深加工。后起之秀“蓝美”,正迎重大发展机遇,打造蓝莓全产业链。
  今年5月28日,“首届中国蓝莓产业深加工高峰论坛暨互联网农业研讨会”在诸暨举行。给当地蓝莓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浙江蓝美农业有限公司从2009年开始涉足蓝莓产业,目前已在全市建立了5000亩的种植基地。公司相关负责人许俊表示,发展深加工是如蓝莓这般保鲜难的水果产业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蓝美”提早布局,与浙江大学合作,成立美得来食品有限公司,综合开发蓝莓果干、蓝莓果汁、蓝莓果糖、蓝莓果酱等蓝莓深加工产品。
老产业嫁接新创意
  诸暨市在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着力提升产业的本土特色,决心以做“精”、做“特”上下一番功夫,实现“镇镇有精品,村村有特色”的目标。
  在诸暨市璜山镇大门村,返乡发展农业的企业家杨小菲,把荒山变成果园,并建造了极富特色的农家木屋和休闲观光台,基地景区化建设让秃山头成了采摘休闲的好去处,每到周末,来自各地的游人络绎不绝。在这里既能欣赏美丽景色,又能体验自助采摘的乐趣。数据显示,诸暨通过推进基地景区化,已建起各类农家乐经营点上百个,年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营业收入达2亿元以上。
  除了农家乐和采摘游之外,诸暨农业产业还频频“触网”。从去年开始,诸暨投入8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建设,今年又安排财政资金1800万元用于电子商务发展。今年上半年,诸暨市153个创建专业村内共有1603家网店、累计销售额48904.9万元、销售额超1万元网店1094家。赵家镇泉畈专业村的双皇冠淘宝网店“樵农”,今年1月至今,单香榧一个产品销售额就已达到300多万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