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05版:专版

第1篇 秸秆肥料化利用

长兴县稻麦套播稻草粉碎还田模式

  •   (一)模式概要
      稻套麦种植模式是指水稻未收割前在稻田套播小麦,避免了水稻成熟期推迟、小麦播种季节过晚而影响安全越冬的问题,小麦早播争抢季节,同时保证水稻活棵成熟到老,增加后熟过程,同时,还缓解了收种时期劳动力和作业机械紧张的矛盾,实现稻麦生产节本、省工、简化、高产及高效的目的。2014年,长兴县推广应用稻麦套播式稻草粉碎还田6.5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30%左右。
    (二)技术要点
      1.套种期及播种量。稻草还田的田块稻麦共生期可在1-5天,即在水稻收割前1-5天播种小麦。播种量一般为12.5-15公斤/亩,迟播田块可适当增加,但不要超过17.5公斤。
      2.均匀套播。播种可采用改装弥雾机或人工均匀撒播。人工播种为确保播种均匀,可将麦种分2-3次撒播,撒播的方法是先顺稻行撒播40%-50%的种子,然后再垂直于稻行撒播40%-45%的种子,最后将剩余的种子撒播在田边四周。弥雾机播种要调整好机械,顺风均匀喷,并要根据田块宽窄、风速及有效射程确定喷幅,根据喷种量及每分钟喷量确定步行速度,确保播种均匀。播种后可用绳子、竹竿等轻摇稻株,使麦种充分着地。
      3.收割粉碎。使用联合收割机收割粉碎联合作业,及时将稻草均匀分散,避免个别地段堆集过厚,影响出苗。
      4.套施肥料。每亩施用复合肥30公斤加尿素5公斤,越冬前期看苗施好平衡肥。
      5.开沟覆土。机械开沟要增加沟系的密度,确保有足够的抛土覆盖麦种,起到保肥、保湿和保温作用。每隔1-2米开一道竖沟,使沟土均匀覆盖畦面,并开好田头沟,真正做到能排水降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