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小平
11月13日夜发生在丽水市莲都区雅溪镇里东村的山体滑坡地质灾害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截至17日10时,灾害已造成26人死亡、11人失联。
我省是地质灾害多发省份,据调查,目前全省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5907处,涉及全省700多个山区乡镇。其中,温州、杭州、丽水、金华、衢州等地地质灾害隐患点均超过500处。如何防范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后,如何科学避灾减灾?记者就此采访了省国土资源厅有关专家。
专家表示,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虽然发生得比较突然,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征兆,关键是要多听多看。
遇到降水严重的情况,要多看看自家房子和后山有没有出现裂缝,一旦发现新的裂缝,要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对可能发生的较大滑坡,要加强监测,多注意岩石是否有开裂摩擦声、河流等是否出现异常大的水流声、动物是否出现异常大规模叫声;山体上端部分有没有开裂、斜坡高处有没有掉落石块、树木及电线杆等有没有出现歪斜、积水路面有没有冒水泡等现象。特别是发现山坡前缘土体隆起、山体裂缝急剧加长加宽等异常现象,要及早采取转移等避险措施。
滑坡发生时,人员应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当无法继续逃离时,应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坎、地沟里,滑坡停止后,不应立刻回家检查情况,防止滑坡连续发生。
对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国土资源部门都设有明显的标示牌,当地政府也会发放宣传材料,将灾害类型、规模、诱发因素、潜在危险、预警信号、撤离路线等告知群众。收到相关资料的群众,平时应对相关知识多学习、多了解。
专家表示,预防山体滑坡,首先要做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选择厂址和宅基地时,应重视斜坡的稳定性。如果坡体是一个古滑坡、斜坡上松散土石层较厚、岩层倾向与坡面一致、含有松软地层等的地方,不宜选作建设场地。
其次是做好加固防范工程。主要是消除或减轻水的危害、改变滑坡体外形、设置抗滑桩、改善滑动带土石性质等。如修建拦水沟和排水沟拦截斜坡上的地表流水,沿排水沟把水引出滑坡体等。
对于山体滑坡、泥石流多发高发地区,县、乡、村应事先选定地质灾害临时避灾场地,提前确定安全撤离路线、临灾撤离信号等,注意不要将避灾场地选择在易滑坡的上坡或下坡处。
据悉,我省从15日开始已组织力量全面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巡查工作,重点对旅游景区、农家乐、不稳定斜坡和小流域沟口等人口集聚区周边开展巡查,不留死角。一旦出现征兆或局地集中强降雨,及时发出预警,坚决果断撤离人员,在安全隐患未排除前,撤离人员不得返回住地。同时,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防范体系建设,并在梳理隐患点的基础上,及时排出搬迁和治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