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专版

十年探索,十年服务

——浙江农民信箱建设十周年记

  眼下,“互联网+”是个无处不在的超级热词。而在十年前,互联网的概念远没有今天这么热门,尤其是在农业应用方面。但就是在那样的年代,浙江农民信箱“横空出世”。历经十年发展,目前,浙江农民信箱已拥有279万实名注册用户,建立了农机、粮油、畜牧等七个专业平台和“六月杨梅红”等28个农产品供求专场,累计发送信件85亿封,手机短信97.2亿条,日点击量超过200万人次。农业干部借助它尝到了工作便利,种养大户从中找到了技术和商机。如今的农民信箱,已成为全省农业信息综合应用与服务主平台,有效推进了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进村入户,促进了农产品产销对接,提升了防灾抗灾预警能力,加强了各级政府与农民群众沟通,在推动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且让我们通过案例,来看一看浙江农民信箱这十年的成长与进步——
政务工作好帮手
【应用案例】
  最初接触农民信箱是2008年担任大学生村官的时候,我作为农民信箱的村联络点信息员,承担村里的电脑信息服务工作。因为村里工作经常需要发送各类通知,农民信箱能根据需要很便利地联系上不同的对象,大大提高工作效率。2014年10月,我开始承担镇里的农村信息化工作,从以前的农民信箱村联络点信息员过渡为镇联络站信息员。这一年,农民信箱进行了改版升级,功能更加强大,村联络点通过申请也可以群发信息至全省,信息共享辐射面更大,非常有利于基层用户。使用农民信箱十年,我越来越感觉到农民信箱不仅属于农业系统,让农民受益,更是一个公共的农村工作平台,尤其是对基层政府来说,它在农业政策宣传、人力资源招聘、农民免费培训、平安建设宣传等很多方面都发挥着巨大作用,尤其是在台风、雨雪等灾害性气象信息预警方面,能让农户提前知晓、提前做好防范,作用十分突出。
  (案例分享人:安吉县梅溪镇农办 王岚)
【分析点评】
  农民信箱是实名制注册、自上而下的联络体系,具有强大的系统管理功能。279万实名制注册用户中,普通农户202万,占72.4%,各类涉农企业、合作社等农业经济主体用户18万,占6.5%,涉农科技、管理、服务人员36万,占12.9%。这些真实、完整的基础性信息数据,构建起了省、市、县、乡、村完整的网络信息体系,为用户发布和获得农业政策、农业技术、农产品交易等方面信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其在公共政务、农业咨询、灾情预警等涉农信息服务方面显得游刃有余。
农业生产好助手
【应用案例】
  德清县新安镇共有农户7806户,农民信箱注册用户3863户,普通农户3650户。我镇充分利用“农民信箱”手机短信平台开展农技指导,及时把农作物管理技术和病虫害情报编成短信发到农民手机,让农民能及时掌握农作物管理技术要点、病虫防治时间等农情信息。自植保简讯短信服务开通后,我镇很多农民纷纷要求开通农民信箱。“农民信箱短信可以提醒我们什么时候打药,用什么配方,给我们提供了极大便利。”刚刚开通农民信箱的勾里村农民许子根说。舍东村村民王永庆因收不到短信来到镇上咨询,镇信息员查找发现该农户并非未注册人员,而是换了手机号码,因此及时帮他更新了农民信箱手机号码。随着农民信箱注册和使用用户的不断增多,其在种养献技、信息导航、政策传递、产销架桥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案例分享人:德清县新安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 张根良)
【分析点评】
  农民信箱构建的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网站平台,先后建立了农机、粮油、畜牧、宣传、人大、产业技术团队、进村入户试点等7个专业性业务管理服务平台,各平台间用户既可相互沟通联系,又可共享信息资源,有效完善了为农技术服务的功能。
产品促销好推手
【应用案例】
  2006年,原本从事工商业经营的吴炳江转行承包了桐乡市凤鸣街道有着良好生态环境的100多亩成片林地(苗木基地),开始林下土鸡生态养殖创业。是年秋天,首批5000羽苗鸡进场养殖,因初涉规模养鸡,年底出栏时商品肉鸡不到进栏苗鸡的一半。次年,通过分析,吸取教训,吴炳江在当地畜牧专家指导下,养殖成活率达90%以上,但初入行的吴炳江由于缺乏营销经验和市场客户资源,临近年底,5000多羽土鸡销路仍无着落,他千方百计跑市场、走单位,但效果平平,急得他寝食难安。2007年12月某天,愁眉不展的吴炳江偶然看到一条浙江农民信箱销售苗木的“每日一助”手机短信,他眼前一亮,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桐乡市农经局浙江农民信箱桐乡联络支站,向工作人员反映了土鸡“卖难”问题,提出了群发短信申请。当天,桐乡联络支站就为吴炳江群发了一条急销土鸡的农民信箱“每日一助”手机短信。短信发出后的两三天里,吴炳江收到了200多个了解、订购土鸡的电话,不出半月5000多羽土鸡销售一空,当年春节前几天仍有不少客户打来购买土鸡的电话,当客户们得知过年土鸡已售完后,纷纷向他预订下一批清明节上市的土鸡。首次依靠群发短信成功销售土鸡的经历,使吴炳江对网络营销有了一个全新认识,也增强了发展生态养鸡的信心。在此后的两三年里,吴炳江通过在农民信箱发布土鸡销售信息、群发“每日一助”短信和利用媒体宣传推介等方式,与当地不少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关系,有了一大批常年购买的稳定客户,土鸡年饲养量、销售量稳步上升,最高年份销售量近6万羽,获利近20万元。
(案例分享人:桐乡市农业信息中心 夏建兴)
【分析点评】
  为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近年来,农民信箱积极做好买卖信息、农产品“每日一助”等供求信息服务,系统累计发送农产品买卖信息159.6万条、“每日一助”服务信息8.47万条,接到服务反馈信息138.7万余条,促进农产品成交金额或意向金额68.4亿元。农民信箱还开设了农产品商务频道和供求专场,收录全省优质精品农产品第三方网站、网店链接3462条。同时,围绕我省农业主导产业特色,先后设立28个农产品供求专场,根据农事季节发布即时信息,予以重点推广,为促进我省优质精品农产品销售搭建了重要的互联网平台。
(本报记者整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