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期在江苏、湖北、广西、海南等地部分农村调研了解到,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对畅通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农村电子商务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缺人缺钱缺配套服务等多重困境,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竞争力打造、创业平台搭建、物流体系及相关培训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短板。其中,就物流而言,我国农产品物流环节的损耗平均比例是30%,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则为3%、甚至更低。
配套服务滞后 培训乱象丛生
“我感觉上当了。前不久参加一个电商培训,第二天就帮忙注册一个网站,我交费2.1万元。参加的有上百人,都是像我这样急着想要搞电商的老总们。”湖北省京山县罗店镇刘港水稻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刘实勇说。有的电商培训仅仅是搞一个网页,根本不是销售平台,没有建立上下游产业链。
有基层干部反映,目前农业劳动者年龄普遍较大,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发展电商在营销、运营、设计等岗位都有不同程度的人才缺口。
江苏金坛一名农口干部说,农村创业培训分散在多个部门,县市一些资金和项目也是各搞一摊,没有建立一个有真正影响力的创业培训平台。同时,一些农民为了短期利益兜售虚假产品时有发生。如何在线上线下联动打击虚假产品销售需要引起重视。
部分地区网络基础设施落后,配套服务跟不上。“中西部地区网络运行质量差,电信费用高,部分农村偏远地区没有覆盖网络。”京山县商务局有关人士说。
运输成本高企 物流损耗严重
农产品物流发展相对滞后,不仅削弱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且成为整个流通体系的瓶颈。江苏省农委信息中心主任吴建强说,目前农村物流终端大都不到村,加之农产品物流速度要求高或需采用保鲜技术,损耗多,物流运输成本相对较高,妨碍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开展。
有关专家建议,政府应搭建服务平台,减少直接主导行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风田表示,国家相关部门前些年陆续搞了很多农村物流工程,比如万村千乡工程、冷链物流规划等等,但成效都不大。主要原因有两方面,首先是农村分散,建设成本高,政府与企业都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其次是由政府主导物流体系建设,效率较低。如邮政快递的收费就明显比淘宝、京东的快递费用高。
一些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表示,在农村想建一个仓库很难找到建设用地,基层政府也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农村缺乏冷链物流设施,是导致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农村人才难留 返乡创业自生自灭
一些农村创业者表示,农村创业的核心是人才,虽然这两年学成归乡的青年创业者人数在增加,但年轻人回乡创业仍面临重重阻碍。
有的返乡大学生反映,农村各种配套设施跟不上,大学生返乡创业会出现种种不适应,有的待了两三年后又回城了。部分农村电商企业反映,在县城里聘用一个大学生每月工资2000元,但在农村开出2800元的工资也无人问津。
据湖北省钟祥市统计,在就地创业、回乡创业和外出创业的三大板块中,回乡创业仅为6.5%,而外出创业则高达62.1%。记者了解到,能够在农村扎根且符合农村实际需要的大学生主要包括来自农村和学习大农业专业的大学生,这两类大学生往往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同时对“三农”有感情,又是最能带动农村产业升级的活跃分子。
近年来,各个城市政府纷纷出台吸引人才的各种配套优惠政策,但在最缺乏人才的农村地区,吸引创业者的优惠政策却少得可怜,返乡创业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完善支撑体系 打通“最后一公里”
部分农村创业者认为,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向建立并完善相应支撑体系提出更高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基层共识。在中西部地区有一定农村电商发展基础的县,应成立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各地应研究制定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具体政策,建立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相结合的多元化农产品电子商务投入机制,特别是把农产品电子商务与特色产业培育壮大相结合,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品牌农业”建设结合起来,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培育更多适合上网营销的农产品。
二是完善配套服务,搭建多层次综合服务平台。不少基层干部表示,应继续强化农村网络、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知名电商平台建设地方特色馆、特色网店的同时,加强县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建设,搭建农村电商实体和网络公共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保障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有序、健康发展。
同时,大力推进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打通电商“最后一公里”。多地建议,适当增加投入,整合政府、电商、通信、物流企业等资源,充分利用村信息服务站、农村商超、农资店等现有基础条件,加快建设集上网购销、产品集散、培训指导、信息与互联网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站点。
三是大力开展农产品电商培训,构建人才保障体系。在江苏不少地方,已逐步将农产品电子商务知识与技能培训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内容,并列入农民创业、科技入户等各类培训工程。江苏省正在全省开展“电子商务万人培训”,组织农产品生产专业大户、加工企业有关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主要成员等参加网店开设、网络营销等实用技能培训。
(摘自《经济参考报》 邓华宁/文2015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