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法制

密胺塑料餐具产品抽查不合格率为7.7%

购买仿瓷餐具认清“QS”标志

  仿瓷餐具,也叫密胺塑料餐具,因耐摔不烫手被广泛使用。但这些餐具安全吗?日前,省质监局公布了全省密胺塑料餐具产品专项监督抽查结果,26批次密胺塑料餐具产品,不合格两批次,批次不合格率为7.7%,存在耐污染性、甲醛单体迁移量不合格等问题。
问题出在原料上
  根据抽查公告,此次抽查涉及温州、嘉兴、金华、衢州、台州5个地区9家企业生产的9批次样品,不合格0批次;通过实体市场、电商平台购买样品17批次,不合格2批次。
  为此,笔者采访了9家企业之一的海盐海亚密胺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顾伟祥。顾伟祥介绍,密胺塑料餐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仿瓷餐具,它的主要成分密胺粉是三聚氰胺与甲醛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出现质量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部分厂家使用了较差的原料。”顾伟祥说,密胺粉分为多个等级,根据密胺成分所占比例不同,划分为A1、A3、A5等。“A3料只含有70%密胺成分,其余为添加剂、淀粉等;A5料则是100%纯密胺,可用于餐具。两者的价格不一样,A5料一吨要1万元,其他料有的一吨只需要3000元到5000元。一些生产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可能会使用便宜的原料。”
  据质监局相关人员介绍,还有部分企业以脲醛树脂为原料来生产置物盘、托盘等产品,将其与密胺塑料餐具放在一起销售,不知情的消费者会误将它们当作餐具买回家,用来盛放食物,可能就会摄入其中迁移的有毒化学物质。
  对于这种材料有一种较为简单的鉴别方法:用脲醛树脂生产的餐具在注入80℃以上热水后可以闻到一股尿味。
使用时不宜加热
  笔者在多家超市的生活用品区看到,仿瓷餐具颜色鲜艳、花样颇多,价格从几元到20多元不等。“瓷质餐具容易摔坏,很多家长为了训练孩子自己吃饭会买这种仿瓷餐具。”销售人员黄女士表示。
  省质监局相关人士提醒消费者最好去正规商场或超市购买,认清商品是否有“QS”标志。合格的仿瓷餐具底部大都贴有产品合格证,印有生产企业名称、地址和电话号码,且大部分产品有“QS”标志,标明了产品的主要成分、性能和适用的温度范围,有的还明确标出产品保质期和“禁止放入微波炉加热”的字样。
  那么,使用仿瓷餐具对人体是否有害?“在正常情况下使用仿瓷餐具是没有问题的,虽然材料是由三聚氰胺和甲醛聚合而成,反应前单体分子是有毒性的,但反应之后状态基本稳定,已经没有毒性。”质监局相关人士介绍,虽然在反应完以后,仍然会有少量的单体分子处于游离状态,但这种单体分子析出,是在长期酸碱或者持续高温的刺激下才会出现。“所以使用中尽量不要长时间盛放酸性、油性、碱性食物或饮料,特别是不要将含油较多的食物放在密胺塑料餐具中用微波炉加热,防止产生剧毒氰化物。” 余悦 祁盈哲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