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园养鸡是近年来为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高桑园经济效益,增加蚕农收入而探索的一种桑园套养模式。开展桑园养鸡能有效利用桑园的剩余空间,实现“以叶养蚕、以园养鸡、以鸡肥桑”的桑园循环综合利用目标,成为提高产业效益和蚕农收入的一个新途径。该模式在重点桑区嘉兴和湖州应用较广,面积近2万亩。
产量效益
(一)经济效益类别
产量(公斤/亩)产值(元/亩)
栽桑养蚕 145 5500桑园养鸡 360 13000合计 18500
净利润(元/亩)
380035007300
备注
成本不含人工费用
(二)生态效益
桑园养鸡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减轻环境污染,改良土质,生态效益显著。每羽桑园鸡每天产生约0.12公斤鸡粪,按照100羽/亩的放养密度计算,可获得优质鸡粪约12公斤,约占桑园施肥总量的40%。桑园养鸡还可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保湿性、保肥性,使桑园增产15—20%。另外,鸡还可捕食桑园内的害虫和杂草,减少农药的施用量,特别是可以减少除草剂的用量。
茬口安排
类别 生产期 收获期
蚕茧 4月底至10月底 5月底至10月底鸡 3月份、8月份 8月份、次年1月份
主要技术措施
一、桑园管理
树型养成:园内桑树都采用中干养成,行株距约为(150—180厘米)×50厘米,桑园底部预留较大空间,适合鸡在桑园内活动和觅食。
围栏要求:桑园四周用围栏围住,围栏孔应小于3厘米×3厘米。
肥培管理:在参照普通桑园肥培管理模式上,可减少约40%的施肥量。
病虫草害防治:根据桑园病虫害实际发生情况进行防治,放养密度达到100羽/亩,可以不使用除草剂。
二、桑蚕饲养
按照桑蚕全龄一日两回育技术标准饲养。
三、桑园鸡饲养
品种选择:选择仙居鸡或光大鸡作为主养品种。
套养密度:每10亩桑园建200平方米鸡舍,每亩放养桑园鸡100—150羽,全年可放养2批,每亩桑园年产鸡240羽左右。
育雏管理:在育雏前将鸡舍、用具等用福尔马林进行熏蒸消毒,育雏温度35℃,相对湿度70%。雏鸡入舍2小时后供水,水温18—20℃,并加入0.5%葡萄糖或白糖,0.1%的维生素C。雏鸡出壳12—24小时开食,选用熟玉米或小米,每昼夜喂食6—8次,4日龄后改喂5次,并逐步添加10%—30%的青饲料。育雏温度1周龄30℃—32℃,2周龄28℃—30℃,3周龄25℃—28℃,4周龄22℃—25℃,以后每周龄降低1.5℃直至与室温相同。雏鸡生长快,应及时调整饲养密度,从1日龄的4555羽/平方米开始,逐步降到放养前的20羽/平方米。另在雏鸡阶段还应保证通风、光照,并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做好接种防疫工作。
散养管理:雏鸡30日龄可放养到桑园中,可根据桑园杂草生长情况调整放养密度,最多不宜超过150羽/亩。放养前桑园鸡采用配合饲料喂养,放养后逐步改为以捕食杂草和害虫为主,并早晚各补饲一次玉米、米糠或麸皮。定期做好疫苗接种和鸡舍消毒工作,每10天对鸡舍内外进行一次全面消毒。另外,桑园鸡因散放饲养,易感染寄生虫,应加强对寄生虫病的控制和预防。 杨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