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小平 实习生 李军
本报讯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浦江县浦阳街道立足当地实际,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耕地抛荒。他们的做法值得点赞。
浦阳街道是浦江县政府所在地。“根据前期摸底调查统计,全街道14个村、5个经济合作社都有不同程度的耕地抛荒现象,合计抛荒面积101亩。”街道农办的杨伟敏告诉记者,虽然抛荒面积不是很大,但全街道人均耕地不到0.3亩,寸金寸土,抛荒不得。
前段时间,浦阳街道对各村、经济合作社的耕地抛荒情况进行了地毯式排查,对抛荒农户、抛荒面积、抛荒原因等逐户、逐块登记造册。
杨伟敏说,从调查情况看,抛荒的主要原因,除部分土地属违章建筑拆除后未及时复垦外,大部分是农田灌溉系统遭到破坏导致土地无法耕种。此外,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青壮年劳动力缺乏,留守老人又无力耕种一些狭小的零碎土地。“还有一些水果等作物由于农户缺乏管理,导致作物几近死亡造成耕地抛荒,街道北面有一片39亩的葡萄园,就属于这种情况。”
在摸清抛荒实情的基础上,近日,浦阳街道下发了《关于开展耕地抛荒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和《抛荒耕地限期整改通告》,提出了今年春耕生产耕地“零抛荒”的目标,并将这些通知通告与《浙江省耕地抛荒处罚办法》等文件一起发到各村(社区)。
“除了加紧修复完善农田灌溉系统外,针对因外出务工、劳动力缺乏等原因出现抛荒的土地,通过土地流转、代耕代种等途径,鼓励农田向种粮能手、规模经营户集中。”杨伟敏说。
该街道夕阳红养老院从附近村民那里承包了10余亩闲置土地作为养老院的果蔬基地。“这对双方来说都是好事,对村民来说,一年可增加2万余元租金收入;对养老院来说,不仅节约了买蔬菜的支出,还使蔬菜质量更有保障。”养老院院长朱希涛告诉记者。
近日,该街道群生村把村内闲置的土地集中起来,由几位大户代耕代种。“我们是山区村,土地零碎,平均每户只有0.5亩。外出务工村民多,抛荒现象时有发生。通过让大户代耕代种,20余亩原来抛荒的土地也能种上了。”村党支部书记陈巧珍说。“眼下,多数散户的抛荒地复垦已基本解决,对干线公路、浦阳江两岸存在抛荒现象的村,街道也已下达抛荒整治交办单,要求4月底前完成种植。我们的目标是力争实现全街道不荒一分田。”杨伟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