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部发布公告,由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培育成功的香鱼品种“浙闽1号”获得了国家水产新品种证书。这是宁波大学自2014年获得宁波市首个水产新品种———黄鱼“东海1号”后取得的又一硕果。
香鱼是生长在东亚地区的一种小型名贵经济鱼类,肉质细嫩、无腥味,因其背部有一脂肪腔、能散发出阵阵清香而在民间被称为八月香、油香鱼、留香鱼等。香鱼为一年生鱼类,对水质要求很高。新品种“浙闽1号”香鱼的原始亲本为2002年采捕自宁海凫溪的野生香鱼,宁波大学的研究团队以生长性状为选育指标、采用群体选育技术进行选育,进行了7年、连续7代的选育。香鱼“浙闽1号”品种生长速度快、体型好,并且畸形苗、白线苗少见,在同等养殖情况下生长速度比普通苗种快24.36%以上,养殖效益显著。2012-2014年在宁海和福建南靖进行中试养殖,累计工厂化养殖面积3万平方米,共放鱼苗362.2万尾,收获301.3吨,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均明显高于当地商品苗,新增产值近50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受环境污染、水利建设、过度捕捞等影响,我国野生香鱼资源已近枯竭。宁波大学香鱼研究团队自1979年开始进行野生香鱼的养殖驯化、繁育和遗传育种研究,历经近20年,突破了人工繁养、发眼卵大量获取、工厂化育苗、高密度养殖等多个技术难题,实现了香鱼育苗和养殖的产业化。 陈敏 苗亮 游玉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