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丽娟通讯员 谢力
3月22日下午,由省政府森林消防指挥部、省林业厅、杭州市政府联合举办的浙江省地空联合扑救森林火灾实战演练,在建德市航头镇大店口村展开。
大店口村森林资源丰富,有省级以上公益林9732亩。这次演练的背景设想是,大店口村发生森林火灾,经当地政府24小时的奋力扑救,火势尚未控制,情况危急。
3点22分,演练正式开始。
3点25分,参加演练的远程森林消防灭火队队员携带火箭筒式远程灭火装置,15门远程灭火炮一字排开,炮手们瞄准百米开外的火场“集中打击”。随着灭火队员第一次发射,一枚枚灭火弹射向火场,在空中轰然爆响,干粉灭火剂如乌云般洒向火场,火势瞬间减小。
3点30分,队员们再次装填炮弹,第二次发射。随着一声令下,又一组灭火弹在火场上空爆炸,有效控制了火头。
3点35分,由省森林消防预备总队官兵组成的引水灭火队出发。他们5人一组:1名战士在水池边启动高压接力水泵;1名战士用手不停地甩动水管;3名战士分别左手抱着35公斤重的管子,右手捋顺管道,迅速登上陡峭的山路,不一会就接出了30米长的水管。在高山上,1名战士正用水剿灭火点。
第一台水泵从启动到将水引至火场,仅用时4分12秒。一条条水龙从天而降,将火魔牢牢困住。
3点50分,火场骤起大风。风助火威,火借风势,大火迅速蔓延,一条10余米高的火墙腾空而起。此时,省森林消防前线指挥部原来决定由省航空护林站派遣两架“M-171”直升机开展飞机吊桶灭火的作业,由于受天气影响,能见度差,飞机灭火被迫取消。
3点53分,建德市50名森林消防队员携带风力灭火机、灭火水雾枪等装备,开始清理余火。
3点55分,经过500名官兵和森林消防队员的顽强拼搏,大火被扑灭。
据介绍,森林航空消防技术是世界公认的森林防火先进手段。我省航空护林工作始于2015年,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卫星、飞机、地面三位一体的立体防火、扑火体系。省航空护林站现租用的两驾吊桶灭火飞机均为“M-171”,共开设9条巡护航线和一个报飞空域,航线总长约3458公里,去年3月13日完成首航任务。“M-171”目前在我国的航空护林作业中主要承担吊桶灭火、运载机降队员、运送伤员等任务,可一次性乘坐25人,最大载水量为3.5吨,飞行半径达100公里。一般情况下,直升机上悬挂的吊桶距火焰50-60米,将水直接喷洒在火头、火线上,一桶水可以直接压制约1亩的地面火场。
今年2月8日、9日,省航空护林站就对金华市婺城区琅琊镇上盛村、永康市西溪镇西山村、建德市航头镇珏塘村、建德市大慈岩镇童宅坞村等地的5个火场实施了吊桶灭火,共洒水41桶123吨,扑灭火点10个。
这次演练分远程灭火、引水灭火、清理余火等几个阶段展开,重点展示了我省自2013年以来灭火手段上实现的新突破。
浙江省副省长、省森林消防指挥部总指挥黄旭明,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副总指挥杜永胜,浙江省军区、武警浙江总队等有关领导观摩了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