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黄根灵:甘当“鸡司令”

  •   做了30多年木工,有一手好技艺,去年却改行当上了“鸡司令”。他就是玉环干江镇上礁门村村民黄根灵。
      日前,笔者来到黄根灵200多平方米的珍珠鸡养殖场,看到鸡在成群结队地啄食、嬉戏。待人稍微靠近,这些全身灰色并有规则圆白点的小家伙“扑哧”一下就飞起来了。近看这些鸡,脖子比普通的鸡显得长,脸上还长着两个腮帮子,像只孔雀。
      说起为何改行,今年52岁的黄根灵对笔者说,做木工一天200元,一年大概可以做10个月,总收入不到6万元,加上妻子秦礼秀因脚摔伤无法正常工作,家庭的一切开支就靠这点收入。
      与老伴商量后决定搞养殖。去年3月,他花3万元从福建引进了1200多只珍珠鸡和600只高兰灰蛋鸡。“引进珍珠鸡主要是因为当地一般养的都是土鸡、三黄鸡,我就想养些别人没有养过的品种来增加效益。”黄根灵说,这种鸡很少生病也抗寒,吃的都是稻谷、杂粮,且珍珠鸡肉胆固醇含量比较低,营养价值比一般的鸡来得高。
      为了减少饲养成本,保证鸡肉质量,他们采取放养的形式,白天把鸡放到山坡上,让它们到林中觅食,晚上才把它们赶进鸡舍,这样不仅节省费用,而且可以让鸡肉的肉质更好。经过几个月的饲养,小鸡苗长到了2公斤左右的成品鸡。“全村高山移民后,我们的鸡就养在自家和兄弟家,由于位置比较偏僻,拉到市场上去卖时,人家对这种鸡不了解,当时开价很低。”黄根灵说,这些鸡都是用稻谷喂养的,成本高,若不尽快卖出去,多喂一天就多亏一天。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加上他的鸡品质过硬,销路慢慢打开了。如今,黄根灵的珍珠鸡只剩下700多只,高兰灰蛋鸡还有420只。
      黄根灵说,一只小鸡养到出栏,需要75元到80元的成本,如果每只售价在 150元,就有近50%左右的毛利,除去人工等其他开支,比以前做木工强多了,养鸡这条路他们走对了。
      现在,黄根灵的鸡每天产蛋近20公斤,尤其是高兰灰蛋鸡,不但产蛋率高,蛋价也高,每公斤可卖到60元,比普通土鸡蛋高出20来元。黄根灵说:“眼下我正在准备扩大养殖规模,并准备自己孵化小鸡。” 吴达夫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