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坦桑尼亚闹起了“糖荒”。市场上食糖奇货可居、一袋难求。坦桑尼亚总理马贾利瓦近日表示,该国将进口7万吨食糖,以缓解国内的食糖短缺状况,并承诺政府将尽其所能保证食糖供应。
坦桑尼亚地处热带,拥有充足的阳光与降雨,适宜甘蔗种植业发展。但由于甘蔗种植者多为小规模生产,缺乏现代化机械设备与灌溉设施,产能较低。当地大多数甘蔗种植几乎完全“靠天吃饭”,依靠雨水浇灌,产量每公顷仅40-80吨,而灌溉蔗田每公顷产量可达80-110吨。加上蔗糖加工等各项成本,这令坦桑尼亚的食糖业缺乏竞争力。
坦桑尼亚人喜食糖制品,消费需求旺盛。坦桑尼亚每年的食糖需求量大概42万吨,但该国糖厂每年的产量为32万吨。眼下,坦桑尼亚人口以每年约2.8%的速度增加,伴随经济的发展,人均食糖的消费量不断增长。而坦桑尼亚本地制糖工业显然无法满足日益上升的食糖消费需求。除此之外,由于东非地区普遍喜食糖制品,一些不法商贩将坦桑尼亚的食糖出口到需求同样旺盛的邻国肯尼亚和乌干达,进一步加剧了坦桑尼亚的“糖荒”。
马贾利瓦表示,政府将全力提高本地糖厂的产量,并计划增加多个甘蔗种植基地,以填补每年10万吨的缺口。他同时责令各级政府打击食糖囤积行为,并鼓励投资者进军制糖业这一需求稳固的市场,计划到2019年实现本地糖厂产量基本满足市场需求。
(据新华网 李志伟/文 2016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