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浙江种植业

我省水果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本报记者 王美华
  本报讯 春末夏初,各种地产水果将粉墨登场。记者从省农业厅了解到,去冬今春我省新发展果园11.41万亩,比上年同期新发展13.93万亩减2.5万亩,减幅18.1%。其中,全省新发展柑橘2.81万亩,同比增0.75万亩,其他水果新发展面积同比均有所减少。从发展区域来看,台州、金华、衢州、宁波等主产区仍是发展主力,四个市新发展果园面积占全省新发展果园总面积的58.4%,其中台州新发展果园2.26万亩,金华、衢州、宁波分别新发展1.59万亩、1.48万亩和1.34万亩。经过这几年的调整改造和新种,我省的水果种植品种结构更趋合理。
水果产业结构稳步调整
  据了解,随着《浙江省水果产业提升发展意见》的实施,我省水果产业继续保持稳面积、优结构的发展格局,果园发展势头放缓。去冬今春全省新发展果园11.41万亩,为近10年来最低,其中杨梅、桃、梨、葡萄、枇杷新发展面积均为近5年最低。柑橘发展回暖,新发展柑橘同比增36.4%;新发展桃、杨梅同比减34.7%和32.9%;近年面积增长较快的猕猴桃回归理性发展,新发展猕猴桃同比减30.9%,尤其是红阳猕猴桃发展热度明显下降;新发展葡萄、梨、枇杷也同比减少了21.6%、17.8%和14.6%。从区域分布来看,衢州新发展果园面积1.48万亩,同比增60.9%,嘉兴和金华新发展果园面积同比基本持平,我省其余8个市新发展果园面积同比均有不同程度减少,其中杭州、湖州、绍兴、丽水等地减少幅度在40%以上。
柑橘产业发展回暖
  近年来,我省柑橘品种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红美人(爱媛28)”“春香”“鸡尾葡萄柚”等优新杂柑品种以及特早熟、早熟温州蜜柑由于优质优价效应显著,成为各地橘农种植的热点。今年,我省出现了继2008年柑橘卖难激发特早熟、早熟温州蜜柑发展高潮后的第二波柑橘发展高潮。全省新发展柑橘面积首次超过2.8万亩,为近5年来最高。宁波、衢州、台州等主产区新发展橘园面积同比分别增加 125.1%、83.6%和21.7%。新发展柑橘中,特早熟、早熟温州蜜柑9077亩,同比增49.0%,杂柑8256亩,同比增127.4%,特早熟、早熟温州蜜柑以及“红美人”等杂柑品种占柑橘新发展面积的61.6%。
名特优新品种受青睐
  东魁杨梅近年来成了明星品种,去冬今春全省新种东魁杨梅占新发展杨梅面积的69.4%;梨以“翠冠”“翠玉”等早熟梨为主,占新发展梨园面积的68.6%;“湖景蜜露”“白丽”“黄桃”仍是桃子发展的主角;葡萄则以“巨峰”“红地球”“夏黑”等为主,占新发展葡萄面积的48.5%。除主导品种外,柑橘类的“红美人”“鸡尾葡萄柚”“春香”“沃柑”等杂柑品种,桃类的早熟桃、硬肉桃,以及火龙果、黄肉猕猴桃、樱桃、蓝莓、无花果等新兴品种由于价高量少,市场需求量大而深受果农欢迎。如“红美人”,去年在象山的售价为每公斤40-50元,今年一年生苗售价达30元/株且供不应求。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