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在杭州萧山农村生活过的60后、70后一定记得,小时候,家里老房子的厨房角落里,常年摆放着一个暗灰色的陶坛,坛里腌着的就是萝卜干。一打开坛子,萧山萝卜干的特殊香气扑鼻而来。那时候,零食很少,萝卜干就成了孩子们的美味“零嘴”。趁着大人不注意,小孩子们从陶坛里猛抓一大把黄色的萝卜干,放在口袋里,偷偷带出去分给小伙伴们。
到了五六月份,正是蔬菜青黄不接的时节。这时候,工厂或学校的食堂内,萝卜干到处可见。条件好些的人家,带的是油炒过、颜色黑亮的萝卜干粒;条件差些的,就用开水冲泡萝卜干,泡软后既当汤又当菜。总之,白米饭加萝卜干,是那时一些中小学生的午餐“标配”。
那时的萧山萝卜干特别好吃。闻起来,有股特殊的萝卜香气;细嚼起来,还有一股自然的甜味。嚼一小撮萝卜干,能咽下一大碗白米饭。打个饱嗝,嘴巴内还会冲上一股萝卜的咸香味,滋味悠长。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用来制作萝卜干的原料就是当地的“一刀种”萝卜。因其长度与菜刀相近,加工时一刀可分两半而得名。
据介绍,“一刀种”是萧山农家品种,主要分布在钱江南岸,常年种植面积近3万亩。当地所产萝卜,抗病性强,肉质鲜美。由“一刀种”加工而成的萧山萝卜干具有色泽黄亮、条形均匀、肉质厚实、香气浓郁、脆嫩爽口等特点,“熟食甘似芋,生荐脆如梨”,萝卜干作为萧山特色名菜,蜚声海内外,畅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如今已成为人们餐桌上佐食之佳品。
“一刀种”萝卜特征:叶丛直立,株高30-35厘米,开展度20×20厘米。叶青绿色,板叶,呈倒披针形,长20-25厘米,宽7-8厘米,叶缘波状,叶面附生短刺毛。肉质根短圆柱形,长13-17厘米,横径4-5厘米,皮和肉均白色。单个重150-200克。肉质根1/2露地面。侧根着生处凹陷,表面不光滑。
“一刀种”萝卜中晚熟,生长期90天,耐热,耐寒性较差,抗病性强。生食辣味淡,熟食质糯,皮厚0.4-0.5厘米,含水分低,宜加工成萝卜干。在杭州萧山等周边地区,“一刀种”萝卜一般9月上中旬撒播或条播,每公顷用种量15-23公斤。间苗后行株距18×18厘米。11月下旬-12月下旬采收,每公顷约产5.75万公斤。
目前,“一刀种”萝卜已被列入浙江省首批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名录。
浙江省种子管理总站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