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农机化

农机社会化服务——

这些地方蛮有特色

  编者按:
  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是构建“集约化、组织化、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支撑,是解决农业生产“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重大问题的现实途径,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的必然要求。本版刊发宁波市、桐乡市、龙游县等地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经验做法,一起来看看他们有哪些特色。
宁波探索发展股份制农机作业公司
  近年来,宁波市余姚、鄞州、象山、奉化等地农机部门积极探索创新农机社会化服务新机制,相继引导建立了余姚田螺山、鄞州与时等6家股份制农机作业公司,探索合作社向公司制发展、结构由松散型向紧密型演变。
  在原农机专业合作社基础上进行改制,严格按照股份制公司要求注册成立并运营。注册资金和参股资金均按照股份比例由股东现金入股和农机具经评估后入股组成,建立董事会、监事会,实行经理、员工全员聘任制,并建立岗位职责、机务管理、财务核算、激励分配等制度,规范运行。同时在经营管理上实行“七统一”,即统一安排作业、统一调度机械、统一供应油料、统一机具维保、统一作业标准、统一作业价格、统一服务品牌。相较于依托乡镇农机服务站建立的农机服务中心、服务公司,股份制农机作业公司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更具活力;相比于农民自发成立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组织紧密、管理科学、经营规范。
  农机作业公司呈现明显优势。一是作业效率优势。农机作业公司将土地、劳动力、资金、装备、技术、信息、人才等要素融合,极大提高了农机作业效率。6家作业公司预计,大中型拖拉机、插秧机、联合收割机平均季作业量分别可达800亩/台、600亩/台和1100亩/台,普遍比当地同类机型平均季作业量高出1倍。二是作业辐射优势。农机经营服务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作业公司相较于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作业辐射能力更强,15人规模的作业公司作业面积可达5万亩以上,是同规模农机合作社的3倍以上。三是价格竞争优势。农机作业公司规模化经营带来了价格竞争优势,各项作业服务收费比当地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低20~30%,既为广大农户省本增效,也为公司获得了更多作业订单。
桐乡市三坚持四模式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
  桐乡市以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和农机社会化服务为重点和突破口,全面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2015年水稻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5%,今年预计可达到81%。
  在推进工作上,一是坚持财政金融支持。对新建育秧能力2000亩以上的水稻育秧中心、水稻机栽面积超过500亩以上的行政村和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给予2-5万元补助;对农机合作社购置机械化育插秧设备和新型农业机械、大棚耕作机械、粮食烘干机,市财政给予累加补贴;对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建造机库给予每平方米120元的补贴。推行农机贷款、农机保险业务,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及农机户主动参加保险。二是坚持母子式合作。创建农机大服务与小服务相互配套的母子式合作机制,由规模较大、功能设施完善的“母”合作社为由农机大户和行政村组建“子”合作社提供种子、催芽播种和育秧技术保障等服务,“子”合作社做好育秧和插秧工作,实现优势互补。三是坚持整村式推进。建立以农机合作社为主体、村参股的多层次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借助行政推动力来加速水稻机栽的整村推进,解决因涉及千家万户、农机合作社难以协调农户的难题。
  在服务模式上,形成了“全程托管”、花钱买服务、“散户套餐”和以服务换季节性闲置农田经营权四种服务模式。一是全程托管服务,在不改变承包经营权前提下,农户将农田交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合作社向农户支付一定数量的稻谷或大米或费用。二是“花钱买服务”,由农机专业合作社向农户提供耕作、育插秧、植保、收获等“一条龙”机械化作业服务,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粮食全部归农户所有。三是“散户套餐”服务模式,农机专业合作社从机耕、育秧、机插、机播、机收、烘干、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环节中选择其中几项,自由组合成多种“套餐”,由农户自由选择。四是以服务换季节性闲置农田经营权,即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免费机耕或机插服务等内容,向农户换取季节性闲置的农田经营权,实现双赢。
龙游县试点推进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
  龙游县试点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培育组织、优化服务、强化管理,取得阶段性成果:亩均节省劳动力2.3工(机插1.5工、机施药0.2工、稻谷机烘干0.6工),减少劳动成本支出217元,粮食生产总节本增效470.89万元。
  ——强组织,培育壮大主体。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粮食功能区作为试点区域,出台《试点服务组织确定办法》明确试点主体资质条件及申报程序要求,经规定程序确定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组织,组建成立服务公司。由国资公司为投资主体,投资366万元购置42台(套)大中型农机设备入股,作为政府对社会化服务组织起动扶持投资,并制定《龙游县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办法》,重点对全程机械化服务、水稻机械育插秧、精量机械穴直播、机耕(秸秆还田犁耕)、机械植保、机收、水稻机械烘干、农机维修保养等服务环节进行资金补助。同时引导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及专业合作社按自愿合作原则,以人力、设备、技术等要素加盟服务公司。
  ——优服务,提升服务能力。针对现状和需求,举办水稻插秧机、联合收割机、谷物烘干机等机具的操作及维修保养技能培训,举行水稻机直播、农用植保机施药等现场观摩会,提高农机人员的技术水平。细化专业分工,组建了机械育插秧、机耕机收、机植保专业服务队,烘干、农机维修2个服务中心及5个维修服务点。同时利用北方7-8月份农闲,向沈阳等地借用机手解决农忙时有机无人难题。
  ——强管理,确保规范运转。严格项目实施管理,由乡镇、村核实作业质量与面积,做到服务合同、作业面积、县级补助结果“三公示”和服务组织、用户、乡镇村“三签字”;并加强对补助资金监管,严禁截留、挪用、套取补助资金,确保专款专用。推行智能化管理,对农机实时定位及轨迹查询,自动生成作业面积,提高管理水平。 李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