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农机化

金东:设施农业让农民稳健增收

“十二五”期间新增面积218万平方米

  金华市金东区曹宅镇岩后村平山家庭农场主黄旭东的枇杷园,今年全靠钢架大棚才躲过了年初的寒潮。
  黄旭东从事设施农业生产已有5年。2011年,他承包100亩地种植枇杷。正当他摸索种植技术时,金东区农机总站技术人员建议他尝试建设连栋大棚,但当时全区尚无先例。“大棚是永久性投资,万一遇上寒潮,效益就可观了,就算气候正常,产量预计也可提高30%以上。”他算了一笔账:5亩地种300棵枇杷,需建大棚2500平方米。被列入现代农业提升项目后,每平方米可获得政府补贴50元,自己只需承担30元左右,个人总投资约7.5万元。
  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黄旭东经过几年的种植,他发现大棚内种植确实比室外的省心。尤其是夏天,喷滴灌省去了人工浇水的烦恼,再也不用担心果实被鸟啄食、成熟期雨水过多不甜等问题。
  今年年初的暴雪天气,致使大多数枇杷种植户损失惨重。而黄旭东的大棚枇杷安然无恙。“大棚内,每亩至少多收250公斤,按每公斤100元计算,5亩就是12.5万元。”他直言,当初的投资一年就全部收回,还盈利不少。
  跟黄旭东一样,孝顺镇金孝莲藕合作社负责人孙东军也尝到了设施农业的甜头。得益于大棚栽植与早熟双季栽培技术运用,基地春藕比常规露天单季栽培提早一个半月上市,批发价最高时每公斤近40元。
  近年来,金东区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带动农民增收的重点来抓,全区设施农业建设规模日益扩大,许多农民因从事设施农业鼓起了“腰包”。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该区共完成1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6个主导产业示范区、8个特色农业精品园和45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创建,累计新建玻璃温室、连栋大棚等设施农业面积218.11万平方米。 申春 郑立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