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黄旭明在全省林业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现场会上强调

走出一条“两山”下的林业富民之路

  □本报记者 曹丽娟见习记者 季颖
  本报讯 在去年淳安等26个县整体摘帽、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全面消除后,如何巩固成果,让低收入农户迈向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8月18日,在松阳召开的全省林业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现场会上,副省长黄旭明对此作出明确回答: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林业富民之路,推动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
  黄旭明在会上说,我省提前消除了绝对贫困,扶贫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但随着精准扶贫战略的深入实施,扶贫开发工作也面临一些新问题:一是脱贫基础仍不够扎实,因病致贫现象还难以有效解决;二是保障基本生活的“最后一张网”还没有完全兜牢,漏保、少保、轮保等现象依然存在。
  黄旭明指出,林业是一项生态产业,也是一项富民产业,产业链条长,就业容量大,在加快扶贫开发、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林业部门统计,2015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林业纯收入3219元,林业对林农增收的贡献率达22.5%,重点林区县农民收入的50%以上来自林业。
  黄旭明要求,各地要结合实际,找准市场定位和需求,发挥比较优势,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发展林业特色产业;要大力推进林业全产链建设,加强林产品品牌整合,抓住电商换市新机遇,帮助带动更多低收入农户从分享经济中获得实惠;要大力发展森林休闲养生业,努力建设一批森林休闲养生福地,把真山真水变成真金白银;要不断创新林业经营体制机制,推进资源资本化、经营规模化、分红公平化,加快形成“林地变股权、林农当股东、收益有分红”的机制,实现互惠互利、发展共赢;要强化林业科技创新,加大产业农民、技术农民的培育培养力度,增强可持续发展水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