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浙江畜牧兽医

打开门来学 下基层去做

——省畜牧兽医局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见闻

  机关党支部怎样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省畜牧兽医局的回答是:打开门来学,下基层去做。
见闻一:特殊党课,“潮”中带“土”
  机关里的党课,也带着泥土气。这是笔者从省畜牧兽医局听到的新概念。日前,省畜牧兽医局的机关会议室里,一场特殊的党课在这里举行。上党课的不是局党委书记,也不是处级干部、支部书记,而是两名来自基层的党员——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的90后技术员丁琳,和省兽药饲料监察所的年轻检验员周炜。
  他们带来的党课题目,也是够“潮”:丁琳的党课题目是——“那水,那人……”
  这些党课,来自这些年轻党员经常踏足的土地,他们不仅讲自己工作中的所见所闻,亦讲自己作为党员的使命担当。正如周炜在课上讲的:“很多人在谈到环境污染与破坏时,都提到了畜牧业,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畜牧工作者,我感到肩上沉甸甸的使命!”
  在年轻的周炜看来,自己准备课件的意义不只是为了讲一堂党课,而是去改变,去弘扬,去宣传。不但去治山治水保安全,更要去宣传生态畜牧业的理念,和畜牧人的故事和精神。
  这些年轻党员这么说,也这样去做。笔者从省畜牧兽医局了解到,局机关党委下设9个党支部,共有在职党员77名。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省局开展“百名党员下基层”行动,先后派出30余支服务小组,指导基层开展养殖污染整治和美丽牧场创建工作,共有120多人次参与到基层一线工作,其中有7人长期派驻基层一线,年轻党员是其中主力。
  前段时间,局里专门制作了1万张警示教育光盘,收集污染牧场的曝光案例和美丽牧场的具体做法,用于普及理念。也是通过这些党员主力,将这些材料积极分发到全省所有规模猪场养殖主手中,宣传推动美丽畜牧业建设。
见闻二:服务基层,党员乐当“跑男”
  机关里的党员,并不坐机关。这是笔者在基层看到的场景。近日,在湖州市高新区的太湖湖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干净整洁的羊舍门口,天性胆怯的湖羊一边嚼着饲料,一边探头看门口的访客。若是湖羊也识人,眼前的这几位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
  这是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潘天银带队的三人督导服务小分队,其中两人今年到合作社指导已经不下3次。夏天的太阳非常灼热,不过在湖州的短短两天时间内,督导服务小分队工作量不断增加,他们完成了两区县3家生猪养殖场的污染治理、4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以及6个美丽生态牧场建设单位的督查指导。“每天,从天刚亮到天黑前,一直在路上。”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党员杨金勇告诉记者。
  这不是唯一一支“奔跑”的小分队。相同时间,省畜牧兽医局共派出11个督导服务组,分赴基层开展养殖污染整治和美丽牧场创建工作。而参与的近40名工作人员中,有一半以上是共产党员。“党员怎么做,大家都看着呢。”杨金勇说,今年以来,每周都出差到基层督查服务,已经成为他的工作常态。在他看来,党员的带头作用,就要在平时工作中体现。
见闻三:效果怎么样,业绩来说话
“机关党支部的‘两学一做’,不能‘关’起来‘学’和‘做’,尤其像我们这些与群众接触比较多的机关单位,更要到基层服务‘赶考’,让群众来给我们的‘两学一做’打分。”省畜牧兽医局党委书记刘嫔珺说。
  在湖州太湖湖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羊舍里,杨金勇蹲在地上仔细查看羊场新改造的自动刮粪装置。“这个粪便太潮湿,可能跟你们安装的饮水装置滴漏有关,下一步要改进。”一旁的合作社理事长张洪江连连点头:“对,我们也正想着这个事呢,接下来马上做。”
  讲起与自己联系紧密的省畜牧兽医局几位党员专家,一脸黝黑的张洪江眸子里闪亮:“我们都是老朋友了,这几年我们羊场的发展,多靠他们指点帮忙。”
  位于大江东围垦的杭州萧山江南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也一直记得,是省畜牧兽医局的党员专家陆建定、吴林友,不顾工作繁忙,多次来到现场指导,帮助公司完善了种猪场选种技术。浙江嘉豪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宗贤告诉笔者,过去因采用水泡粪养殖工艺,污水处理效果不稳定,省畜牧兽医局专家多次到公司指导,帮助引进先进工艺提高了氨氮处理效率,COD、氨氮的处理效果也稳定了,完全达到了排放要求。“畜牧业要真升级,干部要脱三层皮。”“要找差距补短板促整改,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推动美丽畜牧业发展。”这已成为我省畜牧系统党员干部的共识。目前,全省已初步筛选出500余家美丽牧场创建名单,力争到年底推出300家左右美丽牧场。让养殖户与周边村民脸上绽放笑容,这已成为畜牧系统党员们努力的方向,也将是“两学一做”成效的试金石。
吕玥 高晓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