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希师
本报讯 9月29日至30日,全国农业财务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出席会议并讲话,浙江省农业厅厅长林健东在会议上介绍了我省的经验。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创新财务工作,促进农业财务工作提档升级,为全面加快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有效的支撑和保障。
张桃林在总结了“十二五”全国农业财务工作取得的成绩后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坚定不移推动深化农村改革,突出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步。农业现代化的中心任务就是农业财务工作的发展目标,“十三五”期间,各级农业财务部门要聚焦重点难点,着力支持夯实和提升基础产能、农业结构调整、保护资源生态、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及农业信息化等六大领域。
张桃林强调,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当前农业财务工作要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一是全面落实好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改革,二是稳步推进渔业油价补贴政策改革,三是加快启动动物防疫补助政策改革,四是加快推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健康可持续运行,五是推动农业保险体制机制和产品创新,六是积极拓展农业投融资新渠道,七是切实推动涉农资金实质性整合,八是稳步推进财政专项绩效管理,九是加强和规范部门预算项目管理,十是扎实开展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林健东在介绍我省农业财务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时说,我省主要是坚持绩效导向、把好四个关,为深入实施“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打好基础。一是把好政策谋划关,实现绩效理念全产业延伸,引导资金集聚,扶持稳定粮油生产、扶持壮大主导产业、扶持推动产业融合;二是把好制度设计关,实现绩效管理全领域覆盖,做好财政支农“整合”文章、金融支农“深化”文章、保险支农“拓展”文章;三是把好源头准入关,实现绩效运行全过程管控,通过抓制度建设、平台建设、组织管理和专项整治的方式,以项目申报立项等前端环节为突破口,大力推行财政支农项目资金的全过程绩效管控;四是把好绩效评价关,实现绩效结果全方位应用,在评价范围上更加注重从全省层面推动绩效评价工作,在评价手段上逐步建立市县自评、省级抽评和第三方中介机构评价等形式结合的绩效评价体系,在评价结果运用上建立绩效结果通报、整改和奖惩机制。
安徽省农业厅、河南省农业厅、宁夏自治区农牧厅、山东省畜牧兽医局、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等5个单位也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