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季颖
人 物 速 写
朱烈,男,1980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农药学硕士,宁波市鄞州区农业信息与农产品质量检测服务中心主任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药残留速测培训、“三品”认证等工作,曾多次代表宁波市参加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比武并获奖。他积极参与科研工作,参与过3个市级农业课题研究,在多个省级农业科技期刊上共发表论文12篇,出版著作《雪菜与高菜》,为第二主编。
这几年,宁波市鄞州区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先后建成了区、镇、合作社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立了田间生产档案……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一个人——宁波市鄞州区农业信息与农产品质量检测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检测中心)主任助理、农艺师朱烈。
提起初到检测中心工作时的情景,朱烈印象最深的便是语言不通。“我是温州人,宁波人习惯讲方言,温州话与宁波话完全不同,真是一句也听不懂。头几年我和农民交流大多靠同事‘翻译’,或是连蒙带猜。可能也是如此,刚开始农民并不怎么愿意和我交流。但这些年下来,宁波话我已能听得八九不离十,还能说上几句呢!”说着他还当场“秀”了几句宁波方言。语言关过了,主动向朱烈请教问题的农民也越来越多。
为提高自产蔬果的自检能力,从2009年开始,检测中心分批为区内30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三品”基地和专业合作社配备农残速测仪器,培训人员开展农产品质量自检,并制定相关制度,规范速测工作。“一开始大多数种植户并没有把自检工作当回事,拿到的仪器也是放在了一边。”朱烈和同事一次次与种植户交流自检工作的重要性,组织开展培训班,渐渐地,种植基地的独立实验室建起来了,请教检测技术的种植户多了。“刚开始,我并没有太多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朱老师的引导加上生产规模的扩大,让我逐渐重视起来。合作社现已通过无公害认证,产品卖到超市去了。”宁波市农乐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叶圣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每年的5月到10月,大量蔬菜、瓜果上市,这是大家品尝各类新鲜蔬果的好时节,却也是检测中心工作人员最忙碌的时候。就拿葡萄来说,除了一般农户检测外,检测人员要完成全区14家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企业的葡萄检测工作。“葡萄是鄞州区的主打水果之一,抽检任务较重。”朱烈说,在葡萄生长期,要对种植户的生产记录进行不定期的抽检,了解生产操作规范、用药等情况;在葡萄销售季节,要进行经常性的检测,比如通过监测农产品追溯体系了解系统的具体运行情况,通过抽检葡萄果实了解农药残留等情况,以此来保障上市葡萄的安全。
朱烈在认真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努力提升个人能力。他积极参加科研工作,以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参加相关专业课程培训,不断给自己补充能量。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是一份枯燥而又责任重大的工作,平时检测任务就重,而一旦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加班加点就不可避免。“检测结果无论好坏,都要尽可能快地掌握情况。如果数据晚出来一天,若是谣言,传播的范围就越广,带来的影响将不可估量;若是事实,也能马上找到应对措施。”朱烈说。也正是凭着这份责任心和扎实的检测能力,朱烈曾在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比武大赛中多次获得好成绩,常年参与检测的农产品达到1000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