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6中国(名山)茶乡旅游发展研讨会在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茶马古城召开。与会专家认为,随着我国茶旅融合理念的不断深入以及市民对农业休闲消费需求的不断提升,我国茶旅产业已步入发展快车道,茶旅融合发展思路及模式正不断探索创新,成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农增收脱贫的一大助推器。
名山区打造的“蒙顶山国家茶叶公园”,是中国首个以茶叶为主题的休闲农业公园,该茶叶公园充分利用了当地自然生态资源,融合一二三产业共同规划发展,已成为颇具规模的国家大型茶旅之地。
茶旅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组数据充分地证明了茶旅融合对于名山区农民脱贫致富重要意义:2016年上半年,全区旅游接待187.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2亿,乡村旅游提供就业岗位2000人,新增直接就业人数1500人,辐射带动就业人数1.5万人,农民年人均旅游收入增长4.5%。
同样位于四川的峨眉山景区的实践成果也佐证了这一点。“通过发展茶旅,景区茶农人均收入从2005年的800元跃升到2015年的3万元左右。”四川省峨眉山乐山大佛旅游集团总公司董事长马元祝分享说,峨眉山茶旅已经成为带活地方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确保和谐发展的民生品牌。该景区十年来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引导边远山区茶农培育、改良高山绿茶有机茶园和生态茶园10万亩,因地制宜发展了茶园观光、采茶制茶体验、农家茶餐等休闲旅游产品。
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副司长赵长保表示,在农业产业中,茶业是最具文化内涵的产业之一,是探索三产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茶旅融合对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促农增收脱贫的巨大作用已经在各地凸显。
茶旅融合模式不断探索创新
“我国的茶园面积,茶叶产量,每年都在增加,已经初步现代化了,但是旅游资源开发没跟上。”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原调研员封槐松表示,茶旅融合发展建设要加快,规划要先行,管理要跟上。“开展生态茶旅、延伸茶俗茶事开展节庆茶旅、创新茶艺表演开展休闲茶旅、挖掘茶叶功效开展养
生茶旅、结合宗教文化开展
修行茶旅,以及亲子式茶
旅、游学式茶旅、探险式茶
旅等,满足不同层面、不同类别的消费需求,不断提升茶旅产品的吸引力。”马元祝在分享茶旅实践的体会时提到,要培育大基地、开发大产品、推进大营销、搭建大平台。将茶园建成旅游景区,将茶产品开发成旅游产品,将茶文化打造成旅游品牌,实现茶旅文化一体化、茶旅品牌一体化、茶旅产品一体化。
近年来,名山区以数十万亩优质生态茶园为背景,通过套种花卉苗木,形成“茶中有花、花在茶中、梯次开放、四季辉映”的茶乡美景,并根据区域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凸显科普、健身、观光等旅游要素的“差异性”,避免“同质化”竞争。
(据中国农业新闻网 张艳玲/文 2016年10月17日)